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从需求入手是经济第二季提质增效的“药方”

www.jctrans.com 2013-9-30 14:39:00 证券日报

导读:我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经济放慢速度,但绝不意味着我们让经济硬着陆;我们可以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我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经济放慢速度,但绝不意味着我们让经济硬着陆;我们可以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但我们绝对不会走“减税—赤字—负债”的美国老路;我们通过改革让金融实行自由,但政府绝不会将中国发展成赌场资本主义;我们减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供给,但绝不意味着我们不改善民生提高需求。

  —高连奎

  中国睿库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

  继李克强总理宣布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之后,23日李总理与委内瑞拉总统会晤时还表示,中国政府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采取调结构、促改革的方式稳增长,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笔者认为这是李克强总理又一重要的表述,而这次表述的重点则是“不扩大赤字”。

  中国经济从来不缺乏药方,这些药方有的来自外部,有的来自内部,前不久外部的投行巴克莱为中国经济开出了“硬着陆”的药方,也就是先让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3%,然后再图反弹,这一观点以“李克强经济学”的名义遭到热炒,然而没过多久李克强总理就表态“绝不让经济滑出下限”,同时外交部也请林毅夫教授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进行了介绍,可以算做中国政府对外资投行这一药方的拒绝性回应。在中国内部也有一些被称为“新供给主义”的学术思潮开始浮出水面,供给主义其实就是“里根经济学”,这一学派在国外也被称为“巫毒经济学”,其核心就是“减税-赤字-借债”,美国当下的债务危机就是里根经济学所致,李总理的这次表态可以看做是对国内新供给主义的一次拒绝性回应。

  总之,无论是将中国经济导向硬着陆的外部药方,还是主张全面减税,最终必将导致赤字和负债的内部药方都是不可取的,中国也从来不需要什么偏激的药方,我们需要的是务实,我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经济放慢速度,但绝不意味着我们让经济硬着陆;我们可以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但我们绝对不会走“减税—赤字—负债”的美国老路;我们通过改革让金融实行自由,但政府绝不会将中国发展成赌场资本主义;我们减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供给,但绝不意味着我们不改善民生提高需求。

  其实放眼世界供给主义思潮的出山,从来就不是什么好征兆,因为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人类经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供给的问题,一直是需求的问题。而当供给被人提出的时候,无疑是实体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当下的中国是这样,当年的美国也是这样。

  通缩政策击垮美国经济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石油因素,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涨,很显然这次危机不是由于经济周期所导致的衰退,而是战争的结果,因此也不会出现与经济周期性衰退时所出现的通货紧缩,而是输入性通胀,其实这点在经济学界是有共识的。

  然而民众并不管这些,民众要求控制通胀,政客需要控制通胀,其实治理通胀,无非是紧缩货币,人为的制造一场经济危机而已,美国确实就是这样做的。

  任何的货币紧缩都是有代价的,货币紧缩对老百姓没影响,但对企业却是伤筋动骨的,美国在八十年代初期利率最高时达到了20%,几乎相当于平时的十倍,这是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承担的,因此当时的美国,除了少数大企业进行了跨国转移之外,大部分制造企业都倒闭了。这也是美国制造业消失的历史背景。

  前人的失败并不一定会成为后人的教训,错误频繁上演也是历史的常态,不过这次轮到了中国,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中国采取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危机措施,同时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增长速度重新达到了两位数,然而与历史上每一次经济高峰一样,经济高峰的同时,也是通胀的高峰,一时间,奥地利学派和货币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他们批判政府投资,并且造了“货币超发”和“货币空转”的说辞。

  供给主义被称“巫毒经济学”

  然而纠正了货币主义的错误也只能解决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从长期看,中国经济还是需要从需求入手,也正如我们先前所说的一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永远不会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除非是人为的用货币政策将实体经济击垮。

  紧缩政策并没给美国带来好处,相反是带来经济的衰退,当时的总统里根也马上发现自己上当了,并随之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学派—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并没有统一的理论,只是不同思想的大杂烩而已,归结起来主要有两大方向,一个是主要扶持实体经济,增加供给,改善劳动生产率等,另一个方向是减税,促进消费。

  前者无可厚非,但减税就不那么准确,这种经济学在美国被称为“巫毒经济学”,所谓巫毒经济学,主要是指起源于里根时代的“减税+赤字+借债”的经济政策,而当前美国所承受的国债危机、财政悬崖等一系列问题都来源于此。

  减税所导致的后果,绝不是“借钱—还钱”那么简单,其最毒的地方是利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带利息的贷款。减税的最终后果是什么?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的预测显示,美国需要在未来10年支付5万亿美元以上的利息。2013年-2022年期间,美国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将超出医疗补助计划支出;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一半;接近美国未来十年国防开支总和。如果你对这些空洞的数字没有概念的话,我们可以这样通俗表述,那就是民众每年将大量的税收交给政府,但无法享受任何公共服务,因为这些钱都被用来还利息。光干活,没收入是奴隶的特征,美国民众就即将成为这样的债务奴隶,而这还仅仅是利息,还不包含本金,如果包含本金,几百年也还不完。

  现在中国也开始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一直在步美国的后尘:货币主义导致实体经济危机,供给学派提出减税,民众被政治和学术的巫毒所迷惑,不明就里的支持,而一段时间后整个国家都成为债务的奴隶。

  另外中国与美国不同的是,美国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中国以企业税为主,中国的企业税收几乎全部为比例税,具有“自减税机制”,也就是当中国经济出现危机时,中国的税收就自动成比例减少,不需要人为的减税,因此中国新供给主义者提出的减税从理论上就不正确。

  中国解套经济应从需求出发

  笔者认为,为经济解套必须从需求出发。

  市场经济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需求问题,一个国家要实现发达,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以量化处理。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只要实行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其人均GDP达到1万多美元没有问题;第二个阶段是自主创新和产业自立,一个国家如果实现了自主创新和产业自立,其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没有问题;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建立,一个国家如果人均GDP要达到4万美元,没有社会保障建设是不可能的。第一个阶段的城镇化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消费需求。第二个阶段的产业自立和自主创新,是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来提升企业利润,从而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而第三个阶段的社会福利则是通过文明方式的转变来提升消费需求,从而将整个社会的消费拉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笔者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领域就是社会福利,近期也提出了新福利社会的主张和观点,新福利社会的模式是“低生存成本社会”模式,着眼点就是物价和税收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现在收入分配难以实行的症结所在。因为现在人类最恐惧的就是高物价和高税收,而传统的福利社会的缺陷之一就是会造成高物价高税收,笔者提出的低生存成本社会则致力于建设一个“低物价,低税收”的经济社会模式。其核心措施包含,第一,完善消费税收制度,根据商品的消费层次来进行征税。对于奢侈品征收极高的税,对于享受型产品征收比较高的税,而对于生存性产品免税,并用享受型消费、奢侈型消费的税收,弥补在生存型消费方面的税收损失。第二,适当保存一些廉价的商业及生活模式,比如不应该禁止居民骑电动车,这样会加重居民的生活负担。第三,控制好级差地租,政府合理布局国家的经济增长极,不要让全国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将人口分流到其他的经济增长极地区。在大城市内,严格控制城市密度,将人口均匀分布在各个地区,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所谓黄金地段的土地使用租金,从而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特别是大城市的生产成本等等。

  危机是一种世界模式进入“过去时”的标志,也是另一种世界模式即将成为“将来时”的先兆。人类发展到现在,模式更新已经是必然,我们相信市场,但又不能容忍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我们渴望福利社会,却又不想背负沉重的税务负担,而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同时大危机也就需要大变革。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新福利社会形态,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应该可以成为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出路所在,也是各中国管理者们,构建幸福中国的重要参考。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