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联合发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该指数已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显示在良好预期的促动下,我国制造业平稳运行态势更为牢固。
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此前不少经济学家预测,随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7月份官方制造业PMI可能时隔9个月首次跌入萎缩区间。而此前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7.7,加剧了这一猜测。
不过相对于以小企业为主的汇丰制造业PMI而言,涉及31个行业大类、3000家调查样本的官方PMI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称,7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未来经济增长趋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都掌握的比较好,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保证全年7.5%以上的增速水平没有问题。
从结构上看,大型企业运行总体平稳为制造业PMI温和回升奠定了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受益于近期中国政府推出的一些举措。”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
数据显示,7月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4%,不仅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而且连续2个月回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国家采取的发展改革措施不仅改善了大企业的预期,小型企业信心也有所增强,凸显了我国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
良好预期助推企业经营活跃
“从此次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来看,4升1降,反映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态势更为牢固。”蔡进称。
内外需双双好转是最为明显的变化。7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当前市场需求稳中趋升;同时,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较为显著,该指数虽然仍处在50%以下,但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达到49%,预示后期出口恢复性回升。
其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走势,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至56.4%,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持乐观预期的比例有所上升。
受此影响,企业采购增加、生产加快。采购量指数由6月份的49.5%上升到50%,原材料库存指数由47.4%上升到47.6%。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2.4%。
此外,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出现明显回升亦拉动整体指数上涨。在蔡进看来,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直较为低迷,在整体偏低的情况下市场需求趋于活跃,这进一步带动了市场价格回升。
“目前来看,在政府‘底线思维’的表态下,不论市场、企业、政府都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趋于一致,二季度过于悲观的看法逐渐消失,良好的预期和统一的决策助推了经济的平稳发展。”蔡进说。
产能过剩矛盾未见明显缓解
在不少专家看来,尽管PMI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但PMI指数与近期的其他一些指数间仍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歧走势,难掩经济疲态。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6月份工业企业经营数据显示,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累计同比增长7.2%,较5月份回落4.2个百分点;单月主营活动利润增速从5月的8.8%大幅下滑至6月的-2.3%,大部分行业利润增长恶化。
此外,经济运行的问题仍突出表现在产能过剩矛盾未见明显缓解。瑞银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分析师密叶舟称,水泥、钢铁、电解铝、造船等中游制造业普遍产能过剩,重资产、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过剩严重,这是目前政策出台的着力点。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维持经济相对平稳过程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整合。
在刘利刚看来,中国政府在近期表态将严格控制重工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低整体经济的表现。“面对这一问题,应配套出台其他举措:如尽快推进科技升级,并给予中小企业更大的支持。在财政小幅刺激的状况下,央行也需要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的方式来帮助实体经济回升。”
蔡进也表示,从企业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解决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成本上涨、订单不足、资金紧张等问题。宏观调控需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个方面推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