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出席2013复旦管理学国际论坛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压力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将面临重大挑战,政府在经济增长偏低时会不断地刺激提升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扩大内需不能代替产业升级,更不能实现产业升级。”邵宁强调,政府要从政策上优化产业升级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去实现产业升级。
邵宁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步入下行通道,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际经济环境不好,外部需求萎缩,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经济发展本身正在出现一些阶段性的变化,后者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比前者还要大。
邵宁指出,经过30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第一是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第二是技术来源已经出现问题。
“上述两个方面的变化是实质性的不可逆的,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赶超型的经济形态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成熟的经济形态。”邵宁指出,“这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不但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合理区间将逐渐下移,而且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也将出现变化。”
邵宁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将面临两个方向上的重大挑战,其一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在外部技术来源逐步减少的情况下,能不能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实现今后若干年进一步的产业升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和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其二是制造业在目前产业层次上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因此,邵宁指出,在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创新便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在应对这些挑战时,邵宁认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做出系统性的应对,政府层面的应对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运用好财政金融杠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手段,稳定经济发展,防止过度减速,实现稳中求进。第二动用一切资源和手段,促进产业升级,促进自主创新,尤其要优化促进创新的体制和环境。第三处理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让该退出的落后产能尽快退出。”
邵宁强调,“在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政策优化过程,而不是直接投资上项目去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的定位要准不能越位。其次,政府要重点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