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出台即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如果只是对原有政府机构“加减、撤并”,不引入权力监督机制,“大部制改革”可能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而可能沦为政府扩权、利益集团向对自身有利的方向修改“游戏规则”的机会。
“纲举目张”,类似政府机构改革这样高层次的机制设计,应该有长远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方向来指引。有了正确的方向性指引,人们才能够判别什么样的机构改革是可取的,而什么样的机构改革是有偏的,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合力,促进目标的达成,做到事半功倍。
缺乏一个远景目标的“大部制改革”、一味“摸着石头过河”,其最终的结果,一方面,就是“哪儿有石头就朝哪儿走”;另一方面,是容易出现“忙于救火”式的改革,事倍功半。其结果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不言自明。
中国经济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面临经济活力不足、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政府机构改革的长远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套促进和保障经济活力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坚持市场化改革就是这样一项总体的安排。
过去三十年政府的机构改革,大体是顺应和促进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特别是在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初,市场化的改革步伐较快。但是到了近年,虽然政府依然在“高喊”市场化的改革,在每次政府换届之后,也必对机构设置进行一定调整,但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却举步维艰。如果不对这一现象进行更深刻、清醒的认识,即使有再多的政府机构被兼并和撤销,“市场化”的改革将继续沦为一句口号。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理解其内涵并在实际中践行则尤其的难。近年来政府机构改革的效果之所以比较有限,是因为当前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触及到了一个不可绕过的核心问题,即政府自身定位和权力监督的问题。
必须强调的是,政府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市场化改革的整体安排之下,接受市场法则的监督和指导,只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而非凌驾于市场化改革之上。只有这样的市场化改革才是彻底的,才可能取得期望的效果。
中国自身改革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以及来自海外众多国家和地区改革的历史表明:权力和市场这两个东西,界限划分得好,就会“相得益彰”;划分不好,就会“狼狈为奸”。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其自身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不太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因为这种不太彻底、受政府驾驭的“市场”,为其提供了将手中的权力方便地进行货币化“兑现”的平台。将政府职能凌驾于市场框架之上的改革,必将催生钱权交易、官商交易等“寻租现象”,扭曲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甚至是想做“良民”的社会个体的行为。其短期内为腐败提供滋生的温床,长期内必将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社会利益固化、社会整体激励水平不足,更严重的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发展停滞。这恰恰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因此,将政府的职能和行为纳入市场框架之内,接受市场和法律规则的监督和指导,这样的政府机构调整和改革才可能够逐步解决中国当前的问题。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政府机构改革,可能会沦为政府扩权、利益集团巩固自身利益的机会,打着“市场化”的名义却践踏着市场化的原则,其效果将是南辕北辙。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专业的决策必须交给专业的市场领域来决定。政府职能转变同时也必须改变自上而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倾听来自市场的声音,并将这种声音纳入到政府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去,避免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现代经济体系是一个充满分工和合作的庞大体系,专业的人员才对专业的事情才有最深入和全面的理解。政府作为“人”构成的政府,在众多专业的领域,不可能比市场汇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可能替代市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政府要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尊重市场、学习市场。如果政府总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打着保护市场的“神圣”名义去管理市场,其最终结果是践踏和破坏市场,最终埋单的可能是整个社会。在中国过去改革的历史中,这样的案例屡屡发生、不计其数。进一步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必须尊重市场,减少和避免这样的案例再现。
综上所述,到了现阶段,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和原则,必须将政府置于市场框架之内接受市场监督,必须尊重市场在各专业领域内汇聚和反应专业信息的功能,避免替市场做决策。否则,缺乏权力监督、以“市场化”为名义的政府机构改革,可能会成为政府扩权、利益集团攫取更多利益的机会,从而危害市场化的进程,加剧当前经济中的已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