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湘君
今年5月,全球市场因美联储或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显得风声鹤唳,新兴市场国家遭到集体抛售,然而9月份继续资产购买计划的决定出乎市场预料。近日,《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高级副总裁与全球外汇策略师马克·钱德勒(Marc Chandler),谈论QE将维持到何时,投资者又会将目光投向哪些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在转型时面临的困难又是哪些。
美联储继续“放水”有理
“媒体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决议,但实际上,三分之一的经济家,包括我们在内,都不认为美联储会在上个月宣布削减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 钱德勒说,“而之后发生的由于美国政府关门给经济造成的影响更加令美联储的决议显得"明智"。”
前不久,美国政府因两党未就预算方案达成一致而停摆两周,虽然目前政府已经恢复正常运转,但对经济的影响还没有结束,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数据也显示政府关门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10月25日发布的由密歇根大学与路透社定期取样调查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9月份的77.5跌至10月份的73.2,降至自去年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本周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美国9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滑至101.6,环比跌5.6%,为40个月以来的最大环比降幅。而此前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数据显示,9月美国就业人数增长大幅不及预期,增长人数为14.8 万人,而此前专家预期为增长18万人。
钱德勒坦言:“即使是美联储内部之前有人建议缩减QE,现在他们也会发现,继续刺激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他预计美联储明年3月将开始逐步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钱德勒认为美国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能对解决财政问题做好准备,而非政府关门问题这一本身。“从长远来看,美国的问题并不是赤字的规模,而是债务的累积。三到五年后,我们社保将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可能吞掉政府全部的预算,但是美国政府却还没有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这是很大的挑战。
也许在明年年初他们会达成一定的妥协,但是直到2016年总统大选时可能才会有最终的解决方案。”钱德勒说。
新兴市场分化
虽然继续QE原则上来说对新兴市场是件好事,但经过上一轮的QE退出风波冲击之后,投资者现在显然变得相对理性,新兴市场热情况或许已经大打折扣。
依赖信贷主导消费的巴西遭遇了汇市和股市的暴跌,并且由于未能有效提振生产力,该国经常账户赤字已经达到了GDP的3%;印尼的通胀率已经接近四年内的最高水平,经常账户赤字也创下历史新纪录;印度被通胀问题和经常账户失衡所困扰,标普评级公司甚至在9月重申其可能将下调该国的信贷评级至垃圾水平;土耳其和南非的经常账户赤字高达GDP的6%;而俄罗斯受制于全球天然气和金属需求的疲软,自2009年经济收缩以来增长一直十分缓慢。
“过去,只要新兴市场有好的故事卖,投资者就会买账,但现在不一样了。”钱德勒说,今年年初,投资者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撤离,将资金投入到美国和日本股市中,后来又投入欧洲的股市和债市中去;而过去的几个月资金又开始流回新兴市场,但是有选择性的,如果美联储在5、6月后会开始收缩QE3,投资者则会在那些能够承受美联储逐步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的国家中下赌注,例如经常账户有盈余或者有制度改革的国家。
他指出,投资者判断新兴市场国家“好坏”的因素有很多,经常账户境况是一方面,另外还有通胀率、利率以及宏观形势等很多方面。此外钱德勒还表示,通常新兴市场国家的波动程度很高,所以当某些国家的波动性比较小时,投资者就会把其加入投资组合。例如,亚洲的货币通常不像南非、土耳其或者墨西哥的货币那样波动,投资者的多样性是永恒的标准。
中国式转型之困
“想要从投资型的国家转型为消费型的国家是很难的,从德国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国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其生产的40%的产品用于出口,是一个成熟的工业化国家,但是他们还没有完全从投资拉动转型成为消费型国家,(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更难。”钱德勒认为,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中面临的困难仍很大。
“没错,我们是在谈论更高的通胀、更高的工资和更高的就业率,但是投资会增长得更快。中国每年18%的零售额增长率已经很高了,事实上就算美国运气好的话也只有3%~4%的增长。但问题是消费在增长,投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所以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钱德勒表示,当投资增长过快时,会造成产能过剩的问题,多余的产能有两个出路:一个是出口,让其他人去消费;二是库存,这将导致浪费,这对中国来说是挑战。
他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十年或许较为轻松,但是接下来的十年则会比较艰难,而劳动力不足、环境问题以及单位资本产出减少将会是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将面对的三大难题。
“如果政府还希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就需要有力的改革,现在的问题是改革执行的时间以及效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