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增长普遍缓慢

www.jctrans.com 2012-12-5 15:17:00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导读:世界经济自2009年底以来已经开始复苏,但是今年二季度的增长率缓慢,三季度进一步下滑。最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经济增长缓慢导致的经济疲软影响范围甚广,波及范围不仅涉及发达国家而且涉及新兴经济国家。

  世界经济自2009年底以来已经开始复苏,但是今年二季度的增长率缓慢,三季度进一步下滑。最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经济增长缓慢导致的经济疲软影响范围甚广,波及范围不仅涉及发达国家而且涉及新兴经济国家。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步履艰难

  美国经济恢复仍然缓慢,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折合成年增长率达到2.0%,增速高于二季度的1.3%,与一季度增长率持平,但比2011年四季度4.1%的增长率有所降低。尽管个人消费、政府开支和住房建筑投资成为当季经济提速的三大主要原因,但经济增长仍然太疲弱,难以迅速提高就业率。欧元区是发达国家中经济最薄弱的地方,二季度GDP环比缩水0.2%,同比减少0.4%,三季度同比进一步减少0.8%。随着希腊的可能退出以及西班牙需要更多的救助,欧元区国家陷入恐慌,不知不觉中已在经济的沼泽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德国持续强劲的经济是欧元区的强大支撑,在欧元区出口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四分之一。然而德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将面临困难,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是自2009年中期以来增长期望值最低的半年,同比增长将低于1%。日本由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支撑,二季度经济才得以增长3.5%,但7月对欧盟的出口值跌落至25%。日本政府9月初发布的经济形势报告中,强调从还将继续下滑的对外经济中恢复的风险。三季度日本经济同比增长将回落至1.8%。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慢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也影响到了新兴经济国家。金砖国家中,巴西经济放缓尤为显著, 2012年上半年经济势头萎靡,仅增长0.6%;印度和俄罗斯分别放缓至5.4%和4.5%的增长率,三季度也无明显好转。中国进口量大幅减少,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幅度比之前预计的更大一些。同时,中国的出口也明显下滑,虽然9月略有好转,但8月是其自2009年3月以来制造业出口订单最少的一个月。三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是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长率。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比上个月增速回升0.3个百分点,但较一年前14%的增长率下滑严重。股票市场创下三年新低,也反映了经济疲软的状况。中国对拉丁美洲地区商品需求量减少,其经济增长缓慢对这一地区的影响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基本上已经触底,四季度增长可能有所加快。

  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大

  一是欧元区主要国家信用下降。9月4日,穆迪将欧盟AAA长期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对欧盟预算贡献45%的成员国(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的AAA信用评级展望均为负面。二是重债国家深层的、根本性的问题未解决。9月6日,欧洲央行决定启动“直接货币交易”(OMT) ,在二级市场上无限量购入三年期以内的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券。但该计划并未得到与会各方的一致通过,德国投反对票,其内部分歧难以消除。三是欧元区银行系统脆弱,银行信贷收紧,贷款需求下降。各国贷款利率分化也比较明显,重债国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飙升,而核心国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重债国银行存款减少,资金流向核心国。

  全球贸易急剧下滑

  三季度,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波动回落,从7月2日的1013点降至9月28日的752点,降幅达25.8%。全球制造业出口新订单继续萎缩,虽然9月小幅升至47.1,比上月回升0.6个点,但仍连续4个月低于50的景气临界值。三大经济体制造业出口新订单指数均处于不景气区间。9月,美国和欧元区出口新订单指数升至48.5和45.7,分别比上月上升1.5个点和0.5个点,分别连续4个月和14个月位于不景气区间。日本出口新订单指数升至46.3,比上月上升0.8个点,连续6个月位于不景气区间。贸易下滑的原因是全球经济减缓,当国外购买力下降的时候,出口量也会下降。这就意味着贸易与各经济体的走势是相匹配的,并预示着未来经济前景的黯淡。

  宏观政策积极调整

  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全球金融市场对QE3的推出一片欢欣鼓舞。预计QE3的推出将有助于降低美国长期利率以及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成本,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降低“财政悬崖”的潜在冲击,推动经济复苏,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但QE3的推出也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压力。在财政政策上,美国“财政悬崖”逼近,国债上限突破在即,将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但应对策略迟迟未定。欧债问题久拖未决,严重影响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德国联邦宪法法院9月12日驳回对欧洲永久性援助基金即欧洲稳定机制(ESM)和欧洲财政条约的临时禁制令要求,允许德国批准ESM运行。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围绕欧元区债务危机应对方案中两个关键内容的不确定性,并为欧元区建立永久性救助机制铺平了道路,这一救助机制将能够为那些负债累累的欧元区国家提供大规模的金融援助。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坚持认为,要使ESM保持在德国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批准ESM和财政公约,必须确保在无下议院批准时,对ESM的出资不超过1900亿欧元;德国议会两院必须被告知有关ESM的决定。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7—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告,全球食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2%、0和1.4%,食品价格指数出现的小幅提高主要是由于谷物价格走强及奶类和肉类价格的小幅上涨。FAO预测,2012—2013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下滑将使供应形势进一步趋紧。本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将比2011—2012年度的创纪录水平下滑2.6%;小麦和粗粮库存量下滑致使谷物库存下降。原油价格连续上涨,9月,欧佩克一揽子原油现货价格、纽约期货市场轻质原油和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为110.67美元/桶、94.56美元/桶和112.86美元/桶,近两个月累计上涨11.2%、7.5%和10.0%。导致国际油价大涨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市场对国际市场原油供应的担忧。如美欧对于伊朗石油出口的禁令以及北海原油、欧佩克原油和墨西哥湾原油产量下降等。其次是对美欧央行可能进一步采取货币刺激政策的预期升温,充裕的流动性会刺激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再次是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持续回落。另外,美国汽车行业复苏导致对原油需求增加,也是油价上涨的因素之一。预计在QE3的推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涨。

  我国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一是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过去两个半月,国际市场谷物等食品价格走高。FAO编制的一项覆盖55种食品的粮食价格指数7月环比上涨6.2%,9月仍居高位。国际农产品和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通胀的影响是一个渐进过程,预计对我国的CPI输入型推动压力,很可能在四季度显现。二是外需减少,欧债危机对于我国影响进一步显现。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92.9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2%。其中,出口增长2.7%,而进口下降2.6%。但9月出现低位企稳,进出口总值为3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9.9%,并创单月出口规模的历史新高。三是国际金融形势持续动荡,资本异常流动扩大,汇率对抗加剧。尤其是欧洲金融市场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2012年上半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同比减少23%,对发展中国家的银团贷款同比减少39%,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股权资金同比减少34%。但三季度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同比增长42%,9月增长45%。美元与欧元汇率波动剧烈,瑞士和日本等国扩大对汇市的干预,均造成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对扩大。

  全球再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近期除美联储的QE3外,欧洲央行也推出了新的量化宽松策略OMT,与QE3类似,OMT也没有设定对干预规模与干预时间的限制。欧美央行都在加大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中国经济必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QE3的出台有望稳定全球经济增长及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需求,缓解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资本流出,从而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从中期来看,QE3的出台可能再度延迟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增加与QE3相伴随的中长期风险,如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后者在未来可能再度影响中国外汇资产安全,对中国经济弊大于利。

本文关键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