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尽管今年以来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一路下滑,但今年上半年中国仍然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昨日,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就此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国际投资合作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资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这充分说明广大国际投资者继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日益重视中国的市场潜力,高度认可中国的投资环境。
10月23日,联合国贸发会议(下称UNCTAD)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591亿美元,虽然下降3%,但仍然超过美国的574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
UNCTAD的数据显示,在1980年~2011年的32年间,中国在吸收外资上仅在2003年超过美国。
吸收外资仍面临较大压力
尽管取得了好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目前仍面临较大的吸收外资下滑的压力。
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025家,同比下降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34.2亿美元,同比下降3.8%。
不过,UNCTAD官员梁国勇注意到,中国在吸引外资中表现出产业结构的调整:2011年,进入服务业的外资首次超过了制造业。
“这可以看作产业结构性调整的转折,也可以看作拐点,今后大家会看到服务业吸引外资不论是在金额还是在份额上的更大提升。” 梁国勇说。
与此同时,以美欧为代表的“制造业回归”或是“再工业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国家吸引外资及对外投资的状况。UNCTAD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认为,这反映了面对当前危机,各国政府在FDI政策上的相应调整,以平衡投资自由化以及在部分核心产业实施监管之间的关系。由于担心“出口工作岗位”,这一趋势包括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更苛刻的规定。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中国吸引外资的趋势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动的趋势一致,都处于下行区间。
詹晓宁披露,主要数据表明,跨境并购及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指到国外新设企业的投资模式)总额在2012年头五个月有所下降。这也与去年的情形一致:去年全球FDI流动在第二、第三季度有一个大的提升,随后在第四季度开始下降,今年前五个月延续了这一趋势。
吸收外资战略应作调整
虽然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中国吸引外资暂时占得高位,但持久地吸引有利于经济转型、环保的、优质外资的关键,还在于扭转中国经济下滑局面、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以及增加市场发展潜力。
商务部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与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对于中国目前来说,除了国外压力,国内由于经济下行,新投资利润挤压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目前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真正落实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新的领域,比如新兴战略产业、服务贸易,“目前虽然有说法,有包括调整利率在内的轻微动作,但力度还是不够大。”
而面对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变化,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主席冯育勤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指出,中国可以利用外资促进服务业和金融业这些原先开放不足的产业,且不应局限于单纯的吸引外资,而应同时做好吸引人才,再利用人才吸引更多的外资,并将这些资金应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冯育勤建议,中国应该理性看待 FDI连降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如果进一步细分近期FDI数据,会发现虽然近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连续下降,但是FDI的结构却向产业优化的方向发展:先进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等领域的外资都有所增长,高科技领域和先进设备等领域加大利用外资正是中国希冀很久的。
无锡市商务局人士对本报记者佐证了上述观点:今年上半年进入无锡的外资主要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增资项目。无锡市商务局公开的资料表明,1~6月,到位外资中,物联网与云计算、太阳能光伏,重大装备制造、环保、微电子、生物等新兴产业到位外资6.92亿美元,占制造业比重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