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为稳定增长推出三项政策,被坊间称为“微刺激”组合拳。其中,“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被认为是最实在、见效最快的一项措施。(中新网8月6日)
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重心向“稳增长”偏移,国务院常务会议为稳定增长推出“微刺激”组合拳。对于“临危受命”的铁路总公司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铁路投资在助力稳增长中能否不负使命?能否在稳定增长中发挥引擎作用?关键还看各方能否形成稳增长合力!
首先,期望多部委酝酿的政策保障给力。据报道,项目审批缓慢已成为制约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京沈高铁是全国“四纵”客运专线之一“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环评报告“卡脖”,京沈高铁获批五年后仍未开工,这直接抬升了建设成本,京哈客专的贯通更是遥遥无期。据悉,日前,国务院已经审议通过发改委《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有关部门酝酿已久的铁路发展基金也有望下半年出台,国家发改委表示,进一步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及时完善细化政策,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督促地方、部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大项目。“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期望各部委酝酿的保障政策早一天出台,早一天发挥作用,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等不起”,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等不起”,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等不起”。
其次,期望地方政府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虽然中央和地方投资铁路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但是铁路建设能否提速,还受制于资金到位和发改委项目审批进展情况。中西部地区多隧道,地势起伏大,建设成本高,效益低,再加上地方政府资金拮据。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土地制度改革,征地拆迁任务将变得非常艰巨,而且成本代价也越来越高。资金拮据的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正困扰铁路发展,地方政府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征地拆迁工作推进快慢,直接影响项目整体进程,事关铁路建设大局。期望地方政府继续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继续从严控制支出,从紧编制预算,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铁路建设的刀刃上。“当前铁路资金依然十分紧张,尤其是地方政府资金,如果资金迟迟不能落实,资金链仍有断裂的可能。”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
再次,期望铁路总公司用好政策、用好资金,把好事办好,全力打造民心工程。国家提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这对政企分离后走市场的中铁总来说是利好消息。虽然如此,但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仍面临资金瓶颈,据测算要完成“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和中长期铁路规划目标,每年铁路投资应保持在6000亿元左右。期望中铁总紧紧抓住国家加大铁路投资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目前铁路建设需要的水泥、钢材价格都比较低廉,供应也较充足的有利条件,审慎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支出,千方百计克服资金掣肘,按照“有利于节省成本,有利于完善铁路网络,有利于方便中西部地区人民出行”的标准,把铁路修成一条条造福人民的“致富路”“脱贫路”,为老百姓奔小康创造良好条件。
奢望总负债近2.8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2.2%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独力承担助力稳增长重任,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完成铁路投资在助力稳增长中的使命,打造稳增长铁路“引擎”,发挥“微刺激”组合拳效应,需要社会各界鼎力支持,需要人民大众理解包容,需要各方共克时艰,共闯难关;需要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国家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的指导原则,采取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集中配置的方式,保证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路地联动、互利共赢,为国民经济“稳增长”发挥可靠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