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推出“门到门”全程服务,京沪、京广等高铁旺季打折促销,快运货物班列承租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最近半个多月,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一系列新举措备受关注。一些公路物流企业甚至“哀叹”受到“铁老大”转型“店小二”的潜在威胁。
回顾最近两年,实名制购票,刷身份证进站,网上电子支付……这些曾被视为铁路领域难以推行的事情一件件变成现实,数以亿计的旅客享受到了出行便利。而在铁道部变身中国铁路总公司后,铁路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步伐更应有所突破。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电子商务、货运办理、票价浮动等方面的改革,迄今都还处于业务层面,基本未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在与多家铁路企业接触的过程中,笔者能感受到他们迎接市场挑战的勇气,也亲历了铁路服务窗口态度的转变,但摆在眼前的是如何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铁路总公司并未放权,价格不能自主,连增购车辆都手续繁杂、获批艰难,如何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一位饱尝转型艰辛的铁路人士感叹。
迄今为止,国家铁路局迟迟未能挂牌,铁路总公司的人员调整、公司治理架构也未明确,改革需要面对的裁员、机构精简这第一关,铁路还犹豫着未曾迈出脚步。地方铁路局如何整合、路网是否分离,如何真正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等深层次问题更无暇触碰。
与此同时,高额的铁路负债已经威胁到新线建设计划,而铁路运力不足的顽疾仍是社会物流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为铁路改革叫好,但现在还没有欢欣鼓舞的理由。继续加快铁路改革步伐迫在眉睫,只有彻底打破行政管制的旧格局,才能让包袱沉重的中国铁路回归市场、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