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东北方向10多公里处,四级小站顺义火车站不时有货运列车隆隆驶过。在装卸作业区的铁轨上,连成串停放的数十辆橘黄色全封闭货车看起来颇为现代,这是用来运输商品汽车的铁路专用货车。
“上午刚卸完长安福特从重庆运来的150辆汽车,马上开装北京现代的车。”中铁特货业务人员一招手,早已停靠在货场的新胜达、索纳塔、途胜鱼贯而行,绕上一道缓坡直接从列车尾部开进了火车车厢。顺义站与北京现代一工厂、二工厂、三工厂近在咫尺,铁路工作人员直接上门取车,运抵目的地后再负责送达相应的4S店。
这种门到门的铁路全程物流模式,打消了汽车企业对铁路商品车运输两头装卸倒运的顾虑,也非常适合长距离大运量发送。在铁路货运改革后,大宗商品之外的高附加值产品成为铁路争夺的重要货源。铁路货运部门有关人士表示,未来5年中,要力争把铁路商品汽车年运量从目前的100万辆提升至300万辆,抢下全国整车中长距离运输四成份额。
货车一趟运300多辆汽车
商品汽车运输专用货车每节26米长,4米多高,SUV车型和轿车混搭,上下两层正好放10辆,全运小车型可放12辆。顺着现代新车前行的身影望去,十几节车厢首尾相连俨然一条幽深的地下隧洞。“这还不算长呢,如果货量够多,就可以发商品车专列,29节车厢700多米长,最多能运348辆汽车。”中铁特货汽车物流公司经理高峰对记者说。
在最靠前的车厢内,三名工人正在麻利地固定车体。专用货车底板是镂空设计,一排排长圆孔正好伸进固定车轮的挂钩,让类似于飞机座椅安全带的汽车紧固器牢牢拴住每一个车轮。到晚上8点多,140辆现代新车就将与其他货车混编,分别发往包头、西安和乌鲁木齐。 全封闭的铁路运输方式,让商品汽车不用担心划痕损伤,在中长距离运输中明显比公路运输更绿色环保。但在8年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刚刚迈过500万辆门槛时,汽车厂商的整车物流清一色是公路运输。
如今,中国汽车产销已逼近2000万辆大关,公路运输仍占绝大部分份额,去年经铁路运输的商品汽车仅100万辆。车流密集的高速公路上,上下三层、满载三十多辆小车的超载超限平板货车越来越多,过往车主避之唯恐不及,成为令人咋舌的“中国式运输”样本。
在欧美国家,中长距离的商品汽车运输,铁路牢牢占据60%至80%的份额。但在国内,整车物流走公路已经成为习惯。“一方面是价格优势,另一方面走公路不像走铁路受运力限制,随时可以发货。”北京物流从业人员黄先生透露,以现在的行情,从北京运汽车到乌鲁木齐,如果不够一车,每辆运费收3400元至3500元;20多辆够装一整车,每辆收费2900元至3000元。
对比一下,铁路一车厢10辆发往乌鲁木齐,运费3.3万元,折算下来每辆车3300元,整列运输的大批量客户,才能有适度优惠。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货运改革契机,“铁老大”如何才能“虎口夺食”从公路运输抢下更大份额?
联手车企仓储补价格短板
在中铁特货全国业务布局图上,14个分公司全部贴近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并在有条件的铁路货运枢纽设立汽车仓储基地。
“铁路运汽车,从专用列车到给4S店送货的平板车,都是严格合规车辆,不存在超载情况,加上往返运输还没有形成规模,算下来运费暂时比公路略高。”高峰解释说,为了赢得车企青睐,中铁特货正在推广“库前移”的战略合作方式,综合算下来还是能帮助车企节省成本。
以铁路郑州圃田基地为例,数万辆汽车存储能力方便厂家直接把汽车库存前移,新下线的车辆从生产线下来直接装上火车,运往千里之外的销售市场,4S店只需要从铁路存储库调拨车辆,从而节省了汽车企业的仓储成本。
据透露,“库前移”模式实施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经铁路运输小汽车仅6000辆。“库前移”实施后的2012年,五菱公司小汽车铁路运量陡增至15万辆,未来几年打算进一步提升到50万辆的规模。
短短几年间,从零起步的铁路商品车门到门运输迅速发展到100万辆的规模,中铁特货饱尝市场拓展的艰辛。“早找不到铁老大的感觉了。可能没有一家铁路企业像我们这样精打细算,对成本控制锱铢必较。”高峰感叹。
经过市场残酷竞争的历练,中铁特货的服务意识开始让汽车企业感到惊讶。上海铁路三级小站安亭站,距离上海大众安亭总库不到2公里。在沪宁高铁开通后,中铁特货全力配合上海大众从安亭站发运商品汽车,短短2个月就在安亭站前的荒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汽车物流基地,实现日均装车1000辆。
目前,中铁特货已经与国内约30家整车企业展开合作,这些企业50%以上的商品汽车采取了更高效的专列运输方式,充分发挥长距离大运量的绿色物流优势。
专家说法
应靠继续建设
缓解铁路运力紧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物流成本普遍高出10个百分点。从2008年至2012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占社会发送量的比重由13.2%逐年下降到9.8%,但由于铁路运距普遍在700公里以上,因此占总的运输周转量(发送量×距离)的份额还是在30%左右。
如何破解中国社会物流成本难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对记者说,国内交通运输结构严重不合理,如果铁路运输周转量提升到40%以上,将会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但目前困扰铁路的运力紧张问题仍未根本缓解,高铁技术等级过高,既有铁路线客运列车仍大量保留,因此货运能力未能充分释放。
“相对于市场需求,铁路运营规模依然滞后,还需要继续保持较大的建设力度,以缓解铁路运力紧张。”赵坚建议,今后铁路建设应向时速200公里等级倾斜,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充分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
而对于大幕开启的铁路货运改革,赵坚认为“一口价”、“门对门”等措施还只是涉及业务层面的改革,短时间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尚未触动体制架构,各铁路局远未成为市场化主体,服务意识和竞争实力的提升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