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9日,竞争激烈的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谜底揭晓。
两天前,国家发改委的文件同时下达给重庆和四川,彼时,重庆即将度过10岁直辖市生日。
两天后,几乎所有涉及重庆和成都概念的股票都飘红涨停。
2011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批复》,正式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标志着成渝经济区建设,通过10多年的努力,从学者研究、政府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两年时间过去,如今,《关于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亮相,将作为重庆代表团的“全团建议”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为成渝两地交通、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描绘了诸多美好画面,我们请专家一一解读。
交通
加大成渝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群内部以及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重要通道和综合枢纽建设;建立国家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庆大力发展以城市轨道为重点的公共交通,率先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公交都市”。
有几个不断缩短的时间,也许可以代表成渝交通的发展。
一个通宵——曾经,往来成渝,得坐上一个通宵的火车。
4个小时——这是走老成渝路需要的时间。
2个小时——动车开了,成渝之间多了很多种可能,比如,周末在成都生活,周一到周五在重庆上班。
2.5个小时——这是可以看到的一个数字:年底前,全程250公里的成渝高速复线将建成通车,这是成渝两地之间最短的一条高速公路,自驾车从重庆到成都,只要2.5个小时。
1个小时——最快在2014年,成渝客专即建成,成都1个多小时就能到重庆。
下一步,成渝区域内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如何发展?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邓玲,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给出的关键词很一致——一体化。
城际铁路可延伸到重庆
“要推动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就应该加快双方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例如,可以共同构建区域内新的城际铁路,如目前开建的遂宁到内江、宜宾等城市的城际铁路,下一步完全可以考虑共同开发,将这一线路延伸到重庆。而相邻地区的公交系统、成渝两大核心的公交卡管理,也可以考虑进行一体化。
事实上,长三角公交一体化早已开始尝试。2009年,杭州已经与嘉兴实现公交卡互通。去年7月,当地媒体传来消息,预计今年,沪杭两地公交卡可实现互通。杭州的公交卡能在上海乘坐公交车、地铁,上海的交通卡可在杭州乘坐公交车。
而上海的交通卡除了能在上海市的公交车、轨道交通、磁浮、出租车、轮渡等使用外,还可在昆山、太仓、苏州、无锡等地的公交车上使用。在杭州、广西南宁的部分出租车上也可使用。
嘉陵江渠化 建设交通网
“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嘉陵江的渠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邓玲说,嘉陵江渠化,能够有效打通嘉陵江航道,改善成渝区域内的物流结构。但由于行政分割、各自为政,嘉陵江的渠化工作进展并不顺利。“重庆可以帮助上下游打通嘉陵江航道。这样一来,更多的生产要素也将流向重庆,对重庆也是一件好事。”
除了嘉陵江,许多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应该共建、共享。邓玲说,川渝交界地区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原本就是双方共同得利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向这些地区倾斜。但现在的情况是,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型城市为中心,向周边放射状辐射,原本处于两地之间、适宜共建共享的地区,却因为离中心较远,共同发展不足,造成“塌陷”。交界地区的交通网络发展不足,现在首先应该做的是打通现有的“断头路”,下一步通过加强合作,逐渐形成完善的网状交通网络。
通讯一体化区号可统一
在邓玲看来,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也应当是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例如,两地的区号可以统一,水利设施也可以共同建设。在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础上,成渝区域内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互认的一体化进程,也就自然而然了。
“要推动这些一体化,现在应该先一起做几个重大项目。”邓玲说,成渝双方高层应该进行对话,坐下来研究几个涉及双方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甚至建立一个两地合作的常设机构,共同开发建设,这将成为两地合作的一个非常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