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完全有理由为本地航空业感到自豪。我们拥有全球最佳的机场之一,航空专才也极为优秀,而香港也是真正的亚洲航空枢纽。不过,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很多人关注是否需要兴建新跑道。但正如本文所言,香港航空业现正面对一个重大机遇──低成本航空服务,而世界许多地区早已把握了这个机遇。这个机遇最大的好处是,要拓展相关业务,短期内并不需要兴建新跑道。
根据票务数据库艾玛迪斯(Amadeus)的资料,目前欧洲38%的空中旅客乘搭廉价航空公司,美国的比例为30%。亚太航空中心(Capa Centre for Aviation)表示,廉价航空公司已占据南亚航空市场57%份额,但在香港,廉价航空公司份额仅略高于5%。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究竟为何其他地方的廉价航空服务蓬勃发展,香港却远远落后?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纵观亚洲各地,越来越多人希望乘飞机出行。国际机场协会(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表示,到2016年,全球最繁忙的十大机场将有半数在亚洲。如今的旅客往往愿意在旅游目的地一掷千金,却不愿花太多钱在交通工具上。
香港人也一样。港大民意研究计划去年一项调查发现,近70%港人计划未来一年内乘廉价航空公司飞机出行。约81%港人表示不愿购买昂贵机票,宁愿把钱花在旅游地点的消费。但正如亚太航空中心指出,香港的其中一个局限,在于廉价航空公司不足。
说到底,香港人选择有限,市场供不应求。我们错过了许多亚洲市场已经掌握的机遇:一个由廉价航空公司与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携手合作、真正综合发展的航空业。这样的航空公司组合将能吸引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的高价值乘客,有助香港航空业维持乘客结构平衡。
但这并非香港错失的唯一机遇。其他市场可以提供鲜明的对比。例如日本直到2012年才建立以本国为总部的廉价航空公司。另一方面,日本一些航空公司的票价高居世界前列,国内航空客运量增长持平。
三家以日本为总部的新廉价航空公司,均推动日本航空和旅游业双双发展。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数据,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日本国内航空客流量增长8.7%,为日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酒店预订量直线上升,日本旅游公司Noguchi Tour表示,最近该公司在北海道的12家酒店预订率增长30%。亚太航空中心预测,今年廉价航空公司将占日本国内24%份额。
从日本的经验可见,以本土为基地的廉价航空公司可促进经济增长。廉价航空公司开辟了新市场,而且基于日本的经验,访港的高价值游客也会增多。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让香港航空业界为乘客提供真正的选择机会。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选择”的含义。传统航空公司为香港的成功奠基,没有人会认为应该将这些公司淘汰出局,我本人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点:若乘客有真正的选择机会,所有航空公司都会受益。廉价航空公司并不与“传统”航空公司竞争,两者是互补关系,可促进航空市场整体成长。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了。据樟宜机场数据,2004年当地航空业为乘客提供真正的选择后,不久机场客流量就增长50%,传统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的客流量和机队也随之增长。
其次,成立一家以本土为基地的廉价航空公司,与拥有一家以本土为基础的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一样重要。许多国外廉价航空公司现在正为香港服务。但他们只开设来往香港与自己基地的航班,并非以香港为核心运营航空服务网络。他们的飞机不以香港为基地,聘用的港人也相对较少。因此,他们给香港乘客提供的时间表很不方便,有时还要转机,没有直达航线。
正如新加坡和日本,香港需要一家以香港机场为基地、真正的本土廉价航空公司,既能满足本地居民需求,也有助香港像区内竞争对手一样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往来香港的交通成本必须降低。现在,香港空中交通成本比其他地方高得多。香港旅游业必须拥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航空枢纽,都拥有提供不同服务和票价的航空公司,让乘客得以选择。如果香港要满足市民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全面发挥潜力,也必须提供真正的选择。(翻译/Jean 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