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于11月21日召开。改革思路包括将已有改革试点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固定的航线,培育通用航空市场;进一步划定低空空域范围,实施禁飞与宽松的分类管理,让改革更具操作性,更加激发市场活力。分析人士指出,这将带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迎来新的加速发展期,低空开放预期升温,通用航空概念有望迎来升机。
政策助力低空空域发展
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讨论了《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管理规定》、《通用航空信息服务站系统建设和管理规定》、《目视飞行航空地图管理规定》等法规草案。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制度建设正在紧紧跟上。
具体分析来看,《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已于今年7月成型。意见稿从空域分类划设、空域准入使用、飞行计划审批报备、相关服务保障、行业监管和违法违规飞行查处五大方面,就未来我国真高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管理使用进行了详细、有实操性的规定,将作为我国低空空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据。根据意见稿的划分原则,未来全国的监视和报告空域比例将大幅提升,由过去孤立分布状态变为“局部连成一片”的态势。
此外,意见稿还首次提出,低空空域实行“动态管理、灵活使用”。即军航战备训练和执行紧急任务需要使用低空空域时,可将监视、报告空域调整为临时管制空域;遇紧急突发事件、地方政府组织重大活动、军用机场无飞行活动等,可临时调整低空空域类型,适时放宽低空空域使用权限。
业内人士指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民航、地方政府等,也涉及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权利责任调整、法规标准完善和机制模式创新等等,需要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谋划和协调配合。促进中国特色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是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最终目的;确保空防安全、航空安全,是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有规矩才能成方圆,相信在有关方面统一部署下,坚持军民融合、空管与空防结合,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事业会不断向前迈进,通用航空产业迎来新的加速发展期,低空开放预期升温,通用航空概念有望迎来升机。
通用航空市场前景广阔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通用航空产业潜藏的巨大规模,正吸引着地方政府的眼球。2013年6月16日,高原国际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原航空)与重庆两江新区签订协议,投资3亿美元(约合18.50亿元人民币)在重庆制造小型飞机。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该区仅通用航空器整机制造商就将达5家,到2015年能实现500亿元产值。
公开资料显示,通用航空市场在西安同样受到热捧。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便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罗斯洛克集团约定发起成立一只100亿元规模的航空产业投资基金;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还计划打造一座总占地20平方公里的“西安罗斯洛克-赛天国际航空产业城”;同时,西安已开展直升机低空观光旅游,目前还在探索直升机销售模式。
在通用航空领域,昆明、武汉等城市也有自己的野心。目前,总投资54亿元的昆明直升机通用航空综合服务基地已确定将开建,预计运营和管理的直升机将超过100架,每年实现税收将超过20亿元;武汉也计划今年开建总投资30亿元的通用航空产业园,生产2、4、6座小型飞机。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仅地方及龙头企业发起成立的通用航空产业基金就达10余个。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新增了26家通航企业。截至2012年底,全国通航企业达149家;通航筹建企业135家;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达1319架,比2011年新增165架。根据国家民航局的预测,到2020年通用航空机队规模总数将达1万架,形成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通用航空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的特点,上下游产业联动,未来形成的市场规模难以估量。
银河证券指出,2012年中国通用航空飞机在册总数为1342架。2010年美国通用航空飞机保有量22万多架,产业链总规模约10000亿元。到2020年,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目标是飞行总量年均增长19%。2006 年通用航空市场规模约为7.9亿元,预计2013年中国通航产业链规模100-200亿元。未来10年市场需求超6400亿元;未来5年年均增长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