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在新桥机场转场前几周,合肥市发改委和其他几家单位一起,特意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取经。“别看郑州机场在民航方面知名度不是很高,但航空区可是‘国家级’的高规格。”合肥市发改委区域处处长许伟说,合肥与郑州地缘相近,都具有较好的交通区位,“借鉴郑州空港区的模式,合肥空港新城也要在规划编制、产业谋划、组织架构等方面加强协调,争取更多试点政策、带动大项目落地。”
郑州魅力:机场牵着城市走
区位,在新区发展中的意义举足轻重,许伟说铁路运输的枢纽性地位,让郑州陆空衔接便利,“从全国布局看,郑州货运的辐射很有优势,最集约、最经济。 ”于是,北京、上海、广州的航空中转压力向外释放时,郑州抓住了机遇,“2011年成为国家的门户机场货运中转枢纽。 ”
许伟说,富士康等大项目的落地,让郑州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方面集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之中部首个综合保税区,还有集装箱中心站、出口加工区等“特区政策”,郑州空港区被河南省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突破口。
从2008年规划的138平方公里启动区,发展到5年后415平方公里的空港城,最新的消息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3月底披上了“国字号”。许伟说,因为省市通力合作,郑州空港区运行机制的高效也促进了区域发展。而415平方公里,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机场都要牵着城市走,城市围着机场建,直到最后把机场包围了,机场再搬迁,然后城市又跟着机场走,世界上大都市很多都是这样的发展历程。
合肥目标:中部航空枢纽
地缘、区位相近,虽然起步稍晚,但因为有相似性,郑州的模式也将为合肥提供思路。许伟他们虽然“羡慕”郑州空港区今天的规模,但也清楚地知道: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硬件等基础设施要齐备、产业集聚效应要成气候,在“起跑线”上的合肥空港新城还需厚积薄发。
在规划编制方面:2012年5月,合肥市规划局与六安市规划局联合组织编制规划,邀请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联合编制新桥空港新城规划;同时今年计划出台肥西高刘镇和空港起步区的控制性规划。
产业集聚方面:结合综合保税区的申请,合肥要为空港集中最优厚政策,“包括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政策的先行先试。 ”
组织机构上:力争两市三县的沟通协调,有条件还要争取更高层面支持,为规划审批、项目推进等打通渠道。
据合肥市规划局的消息,在全省的目标中,合肥空港新城要建设成中部地区重要航空运输枢纽,与郑州等周边城市的空港区互为发展,改善合肥及周边乃至全省投资环境,带动皖西、辐射皖北。合肥市提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合肥“长三角西翼门户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地区。
-观察
空港经济托举国际大都市
空港经济是后工业时代全球自由贸易潮流的最新表现,建设临空经济区对于我国许多城市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但现在世界上的大都市在起步和发展中都是以航空为依托。
在国内,顺义区抓住首都机场扩建的机遇,机场周边航空企业已达312家;广州花都区围绕新白云国际机场,在机场的北出口规划了华南地区最大的航空物流中心、机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机场商务区;上海、深圳、重庆、成都等地也在打造该地的临空产业集聚区。
国际上,美国孟菲斯机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物流基地,集聚了一批世界知名的航空物流企业;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在发展航空运输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商务,在机场周边形成了办公楼、贸易中心、会展中心等商务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