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不仅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省份、成为全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实验示范区”试点,也是全国第一个、更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民航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的省份。
“对于河南省提出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这个设想,民航局支持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何锦日
图腾郑州
一架正在腾空的大飞机
郑州市发改委主任助理王国安至今仍清楚记得,2012年元旦刚过,他第一次参加了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主持召开的省长办公会,郑州市有关领导向省政府领导汇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相关情况。
“在那次会上,很多领导都在翻看汇报材料背后我画的一张草图。”王国安说,这是一个鸟瞰郑州腾飞发展的图。
王国安说,他把郑州比喻成一架正要起飞的大飞机,右翼是郑东新区的轮廓,左翼是郑州西部的发展,沿黄生态区就是这架飞机的肺部,而平衡飞机方向的尾翼,就是郑州机场以及航空港区。“机头向北正对着北京方向,也可以理解为盯着北京,向中央要支持、要政策、要资金等。”王国安说,图的旁边还写着一行字:历史上的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未来的郑州要靠飞机飞出去。
王国安说,也就是那次会上,省长提出了围绕“打造大产业,形成大枢纽,塑造大都市”的目标理念。
河南途径
与民航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省发改委等部门和郑州市会后开始全盘规划和操刀“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蓝图。此后,省里和市里的专家组分批到天津、深圳、重庆等地进行调研。而2012年2月份,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也来河南考察调研。
更重要的是,国务院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中国民航局推动把郑州建成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主要的航空运输枢纽,又把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唯一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
当月,省政府与中国民航局首次签订了《关于加快河南省民航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郑州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以郑州机场为核心的航空大都市建设,共同申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后来,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何锦日来河南调研时说:“在这个协议当中,我们有一些具体动作,第一步就是改扩建郑州机场二期,到2020年郑州机场要达到旅客运输量2900万人次,货运要达到50万吨。另外是加大对河南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支持,推进郑州大型航空枢纽建设。”
“我省是与民航局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省份。”王国安说。
中原战略
在全国首提建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
王国安说,去年,经过反复论证后,在中国民航局的支持下,河南抓住这一机遇,就建设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设想,形成了一个文件,报呈给国家相关部门及国务院。
“当时的名字叫‘郑州航空经济综合示范区’,省里主要领导建议,应当把示范区改成实验区,后来再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时,就变成了‘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今年国务院审批后,又变成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王国安说,其实,每一次更名都意味深长。
当时,我省提出这个设想的目的就是,“要依托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大力发展以航空物流为重点的航空运输业,促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航空大都市。”
王国安说,当时,在全国范围内看,我省首先提出了要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全国试点
以航空港带动经济,郑州开始探路
事实上,因为机场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所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谋划推进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力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装上新的引擎。
王国安介绍,不单河南,我省周边的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也都在争抢大型航空枢纽的“话语权”。
王国安说,去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说,各地要大力发展航空经济,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
而且,国务院《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增强沈阳、杭州、郑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等大型机场的区域性枢纽功能。
随后,我省被国家民航局列为全国的“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这几年,民航总局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就是考虑如何利用航空经济产业链推动民航发展。”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何锦日说,把第一个示范区定在了郑州、定在了河南省,别的地方都叫临空经济区,不叫示范区。
事实上,相关人士透露,国务院《若干意见》中的“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其实就是针对郑州所提的。
背面
2012年7月航空港区规划首度亮相
2012年7月,在郑州举办的一次国际航空物流对接会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图终于揭开面纱,首次亮相在会场的展示牌上。
虽然只有规划图及简单的文字说明,但足以引起参会人员的驻足和关注。
虽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这也是政府部门正式对外宣称: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先行先试区,我省要建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轮廓是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