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象表明,中国的低成本航空有望迎来一个新时代。民航局已经联合国家发改委,取消了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的下调幅度限制,航空公司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票价水平。这样,低成本航空公司就能充分发挥价格优势、惠及大众。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表示,未来几年要大力发展低成本航空。(11月7日《新民晚报》)
早在2007年民航总局在当年修订《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就有谣言传出民航局要取消机票下限,于是着“1元机票”成为可能。对于当年的风波,以民航总局的回应机票价格不设下限说法不实宣告结束,时隔多年,此事终于成为现实,可谓让业内和公众兴奋不已。
价格的监管使市场不能充分竞争,不仅是航空产业面临高铁的竞争失去吸引力,更提高了公众的旅行成本。长时间以来能够乘坐飞机出行都是身份的象征,第一次乘坐飞机不照相都觉得对不起自己。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一张机票的平均价格占其人均年收入的0.5%,我国则高达10%~15%。机票价格占居民收入比例过大,让老百姓做不起飞机。
低成本航空公司和低价机票在国外已流行40多年,这几天一个让公众有着很深印象的新闻,英国人萨姆库克尼嫌伦敦的房租太贵,便在西班牙巴塞罗租了套便宜的公寓,每天坐廉价航班往返两地,最低折扣的来回机票只需要29英镑。相较于收入水平,极低的机票价格令公众羡慕。低成本航空时代的到来是顺应时代和民意的。
不否认我国低成本航空的发展需要迈过很多坎儿,比如我国在飞机采购、运价、航线准入等方面限制比较严格,税费较高;再比如,飞行、机务、空管、签派等民航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等等。但这些制度和政策都是国家可以调控的,中央近段时间以来减少企业项目审批、向民营开放更多的垄断领域已经为航空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
更为主要的是,航空尽管有着其行业特殊性,但它更多的是一种市场产物,在市场需求的调节下,加上国家的合理调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现在我国航空面临的门槛儿都会慢慢化解,而通过市场的手来为航空洗牌,成本是最低的,即节省国家的财政投入,也降低了市场风险,为人们带来便利交通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流通成本。总的说来,取消机票下限是让航空回归了市场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