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
2012年11月12日,欧盟委员会终于“建议”,暂停实施单方面采取的对进出欧盟国家的民用航班征收碳排放税的措施,该暂停计划时限为一年。由此,自去年5月以来的全球航空碳税博弈暂时告一段落。当然,欧盟官方也“强调”,如果明年秋天的国际民航组织大会不能达成一项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航空碳税还将继续。
欧盟此番暂停征收航空碳税应是在各方压力之下的妥协之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欧盟陷于债务危机,经济处于低迷阶段,经济复苏要依赖全球力量,而此番征收航空碳税导致其与中美等贸易大国关系紧张,还可能引发贸易战,这样的后果欧盟目前承受不起。
二是欧盟内部各国的财政经济状况不同,面临的压力也不同,因此内部对此项政策的支持度也不同。比如今年空客公司的客机订单急剧下降,仅中国地区就损失了120亿美元订单。由于空客公司由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企业组成,以上4国在9月份也开始反对征收航空碳税。在如此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税也就不难理解了。
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税,很丢面子,但对全球民航业来说是一个短期利好。不过,欧盟的声音毕竟不容忽视,它也需要一个台阶来彻底放弃征收航空碳税,那就是全球性航空减排方案。但是欧盟期望在明年秋季召开的国际航空组织大会上达成一个全球性航空减排方案,还是很困难。
目前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四个替代欧盟航空碳税的方案,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选择,但是只要国际民航组织推出方案,哪怕是不太成熟的方案,也是推延欧盟征收航空碳税时间的好办法。
对中国航空业而言,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促进多边解决方案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要为未来的低碳减排做好准备,是企业由被动转为主动应对,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先机。
同时,必须认识到,欧盟此番妥协是在强大内外压力和报复威胁下的不得已选择,一旦外部条件趋缓,如果见不到减排方案,它们为维护自身利益和面子起见,一定还会重拾旧题。所以,我们应对欧盟征收航空碳税,应更为宏观和长远地思考。
当前,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都将“低碳发展”视为其经济发展的新契机,此番欧盟对航空碳税的尝试,将其想法表露无遗。
值得警惕的是,在低碳全球化时代,其他国家可能效仿欧盟对其过境的航班征收碳排放费用,接着就会有国家对其他进出口商品重复征收无区别的“碳关税”,今后的贸易保护很可能就打着低碳发展的旗号。
发达国家可能通过贸易(碳关税)和其他非贸易手段(减少能源补贴),迫使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先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发展低碳技术,抢占管理制高点,然后在气候谈判中施加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借机向外输出“绿色技术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则是提高进入市场产品的环保标准,制造“绿色壁垒”。
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低碳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民航企业,所有企业都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首先,企业必须努力适应不断上涨的能源、交通、废物处理和原材料价格对其生产成本的影响。其次,企业必须理解并遵守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减排政策,比如欧美排放贸易规定和体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税收(如碳税)等。再次,企业是主要的碳排放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不过,低碳全球化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市场。低碳发展的压力将迫使企业努力优化现有产品的碳效率(单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基础设施、供应链和成品等各个环节;设计能够满足大幅度减排要求的新型低碳解决方案。这将打破现有产业布局并创立新产业价值链。同时,低碳全球化还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在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增加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