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珠海闭幕的第九届中国航展(即“珠海航展”)上,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的数量将超过1万架,将在上下游产业撬动超万亿的市场。虽然这是建立在我国低空空域改革 2013年向全国铺开的基础上,政策依赖度尚高,但国内航空巨头已开始在全国布局,以期抓住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先机。面对巨大的产业机遇,河北也正在加紧发展步伐。
珠海航展期间,公司位于石家庄的中航工业石飞售出11架“小鹰500”飞机,同时,该公司生产的“运5B”飞机也收获了3份订单。同是这次航展期间,属于通用飞机范畴的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轻型公务机“领航150”正式下线,当天就获得了8架飞机的用户订单。
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中除定期航线运输以外的所有航空作业活动,包括工业、农业、旅游、私人飞行等应用。中国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局长马欣认为,该产业将成为继汽车产业之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现阶段已具备发展通用航空的经济基础,2011年我国年人均GDP为5141美元,而国外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私人飞机开始普及。
面对这块“万亿大蛋糕”,多个省(区、市)均开始进军通航项目。目前,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8个国家或省部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在西安、沈阳、哈尔滨、安顺、成都、上海、天津以及珠海。此外,山东滨州、江西南昌等地都在积极发展以制造为基础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中国航协飞行委员会副主任、省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赵金光认为,虽然国家层面在政策上逐渐破冰,但通用航空企业在全国各地还处于布局时期,目前呈现出多元化局面。这段时期可以说是通航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具有“早进入、早受益”的特征。
“早进入、早受益”赶上“黄金发展期”
面对巨额的市场蛋糕,河北省开始加快发展通航产业的步伐。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省共有通用航空企业21家,约占全国的1/6,运营服务类企业14家,运营类已注册通航企业约占全国的1/14。其中,包括中航工业石飞、席勒(中国)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总体上看,河北省通航制造业全国领先。”赵金光说,但我省如不进行充分准备,到了明年,可能会错过“黄金发展期”,被其他地区追上甚至赶超。
今年5月份,省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签署了深化通用航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中航通飞公司、冀中能源集团公司共同签署了组建中航通用飞机华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协议,中航通飞公司、石家庄市政府与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共同签署了合资合作框架协议;我省民营通用航空公司河北金雁通用航空有限公司,5月份正式开飞,7月份成为国内首家初级飞机商照培训机构;7月,河北远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通用飞机制造项目正式落户平泉,其生产的首架飞机海鸟“探索者”亮相珠海航展,就与国内20多家企业达成了订购意向。
打破发展瓶颈
但是,我省通航产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遭遇到了一些瓶颈。
人力资源紧缺是民航发展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省民航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11年底,我省通用航空从业人员约300人,其中飞行人员人机比为2:1,机务人员人机比为3: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标准配置。通航公司普遍存在飞行、机务、航务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结构老化现象,人才流失严重,科研院校培养力度较小,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不顺畅现象突出。这直接导致了研发制造技术相对滞后。业内人士表示,总体上看,我省通航制造业全国领先,但与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基础设施不完善,通用机场建设和相关运营服务保障设施发展滞后。“一方面,体现在飞机制造基地规模小;另一方面,缺乏可以起降的专用机场,无法承载更大规模通用航空产业的运营和发展。”省民航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民航基础设施相对较少,通用航空机场仅有保定江城机场、任丘通用机场、黄骅通航机场等几家。
目前,河北省正在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位于栾城的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新基地总投资23亿元,项目一期占地为1050亩,新建厂房13万平方米左右,中航工业石飞正在向新基地搬迁。
同时,大力建设通用机场。到2015年,新建丰宁、围场、廊坊等通用机场,对现有的部分通用机场实施改扩建,对平泉黑山口军用机场实施军民合用,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建成10个通用机场、8个运输机场;加快运输机场通用设施改造,积极建设临时起降点,初步建成通用航空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