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近期被拒绝参加印度国有天然气有限公司价值300亿卢比的管道项目。
对此,路透社和印度《经济时报》一致认为,印度政府正学习美国在政府采购中搞“印度优先”,并先行于钢铁行业中践行。那么“印度优先”能否帮助印度政府实现自己的“钢铁梦”呢?
保护本土企业
事实上,“印度优先”政策针对的不仅是中国企业。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印度已针对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进口的钢材发起了多次反倾销调查。
就在5月11日,印度财政部就进行了一项终裁,决定对自中国、日本、韩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6国进口的热轧卷板、热轧薄板和中厚板征收反倾销税。这是印度今年以来采取的至少第4次针对进口钢材的贸易保护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印度此举是为了保护本土企业。近年来,印度总理莫迪大力推动“印度制造”,振兴钢铁行业是“印度制造”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莫迪政府特别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印度钢铁产量“达到3亿吨产能”的目标。
一方面,刘小雪指出,钢铁业是国家工业化的标志,是发展基础产业的根本,如建筑业、铁路建设、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甚至航空航天所使用的高新材料等均依托于钢铁产业。
但另一方面,刘小雪认为,目前印度钢铁行业还处于落后水平,钢铁产量和技术都低于中国、日本等国。因此,印度企业才多次发起针对境外钢铁企业的申诉以自保。从近年来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频繁程度就可看出,印企承受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现在,印度涌现出更多商机。莫迪提出了多个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兴建公路、改善铁路系统、建设港口设施、建设3000万套住房等,此外,作为‘印度制造’重要领域的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钢铁这一工业体系的基础行业的发展。”刘小雪认为,印度本土钢铁企业一直致力于减少境外企业“分一杯羹”。
除了限制进口,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政府拟强制要求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本国产的钢铁,以刺激印度钢铁的消费和生产。
印度钢铁企业也因此备受鼓舞。近期,印度最大的钢铁企业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JSW)计划在奥利萨邦和贾苏古达邦建设两家年产能1000万吨的钢厂,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粗钢总产能超过4000万吨。
合作多思量
刘小雪认为,首先需要质疑的是,印度此举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政府采购框架规定。
据报道,今年1月份,日本经济产业省就公开表达了印度对钢铁进口产品实施贸易保护的不满,认为其不符合WTO的规定。韩国钢铁企业浦项制铁、现代制铁等均对印度针对进口产品“不顾一切拒之门外”的做法表示强烈抗议。
其次,刘小雪坦言,人们常说“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反倾销调查在保护本土企业的同时,也在阻碍行业发展。“要知道,印度在1911年改革之前一直对本土钢铁等行业提供保护,但带来的后果是工业发展落后。同时,因为过度保护,其他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制约。比如,印度汽车制造成本就一直降不下来。”
那么,排除他国企业,印度“钢铁梦”就能实现吗?印度评级机构预计,下一财年,印度钢材需求或能增长4%~5%,但要想达到3亿吨产能目标,就意味着从目前到2030财年,印度钢材消费量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8%,目标的实现难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印度国内钢材需求保持低迷。截至4月底,印度钢材库存已经从年初的561万吨上升至643万吨。
刘小雪强调,中国钢铁企业未来在印度投资也需要多做考量。此前几个大型的国际钢铁企业在印度投资都不是很成功。一方面,征地困难,几十亿美元的投资都难以落实下去。另一方面,即使征地成功,印度的《劳工法》如果不改革,企业还要面临雇用员工等方面的问题。要知道,钢铁行业作为较大规模的产业,土地占用面积大的同时,雇用人数也很多,这样的投资在印度最受限制。此外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制度、腐败的官僚体系等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