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以突出稳定水稻面积,调减玉米面积,扩种蔬菜、杂粮、薯类和饲草等经济作物为方向,依靠‘北菜南运’‘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项目均衡发展经济作物。”黑龙江省宁安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说:“农民特色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达到65%以上。”
宁安市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以提高种植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升级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升级相匹配、资源环境相协调种植模式,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引领农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我们得到了市农委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大棚产业已经发展到300多栋,形成一定规模,主要种植西香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宁安市兰岗镇自兴村村委会主任赵海山介绍说。“老百姓种大棚的积极性非常高,效益也非常可观。”
宁安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把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着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用政策和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
今年,宁安市巩固“响水两化”稻米生产区,稳定江南乡、卧龙乡、东京镇优质稻米生产区内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优质稻比例达到90%。做优烟叶产业,保证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扩大薯类、杂粮面积达到16万亩;扩增蔬菜面积10万亩、保质增效、均衡供应,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6万亩。因地制宜推广智能监控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统筹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春提早和秋延后以及越冬蔬菜生产,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提升特色产业引领农业结构调整
在去年基础上继续调减玉米面积20万亩,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优质饲料来源,就地过腹转化增值,逐步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农业一二三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米烟果菜杂”等特色精品产业逐步成为增收致富明星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2万元。
近年来,宁安市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定位结构调整模式,着力谋划“一品”产业,力争形成规模成为主导产业、强势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基地的“双带”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走精品化、品牌化、标准化路线,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完善产加销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以“一轴六线”为重点,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G11国道为主线,形成宁安镇万亩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区和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园示范区、兰岗镇千栋优质设施蔬菜瓜果园艺田、石岩镇千亩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区和寒地果示范种植展示区、渤海、东京城镇土地整治标准示范田、渤海镇杏镜公路沿线3000亩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及渤海、东京城镇境内8万亩响水大米精品生产园为核心,以响水“两化”稻米产业化为重点,将稻米品牌效应向全市多乡镇延伸,带动全市稻米产业迅速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扩张特色产业引领农业结构调整
“今年上半年的形式还是不错的,到六月末外贸销售蔬菜721车次17041吨,贸易额达到1745.31万美元。”宁安市源丰对俄物流园区经理刘洋介绍。“咱们现在看到的这几车都是地产菜,有彩椒、胡萝卜、西红柿等蔬菜,每天固定运走300吨左右。”
宁安是黑龙江省对俄果蔬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依托龙头企业,扩张蔬菜产业引领农业结构调整。2017年,宁安市继续发挥源丰对俄果蔬物流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在扩大出口基地的同时,根据俄方市场需求,调优出口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元葱、马铃薯、油豆角、“玛莎”黄瓜、“串红”“串黄”柿子、大青椒、西红柿、紫长茄、胡萝卜等适销对路产品。以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载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宁安市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已达到近60万亩。
(庞铭付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