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今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十二五”时期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将确保再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就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怎么干?钱从哪里来?地要如何管?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专家。
整齐的防护林、智能化的机控房、笔直的机耕道,这是河北省固安县相公庄村。该村种粮大户宁国江种了150亩小麦,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他带来了不少便利。不仅购买的喷灌机享受了项目补贴,而且土地平整后,采用大地块耕作,打掉的田埂沟渠都能种小麦,每亩地比原来增加了一分地的播种面积。他说,原来小麦亩产不到800斤,如今可以达到1100斤。
高标准高在何处
固安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首批项目县,承担着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任务。以宁国江所在的礼让店乡项目区为例,此前仅有机井209眼,由于机井深度不够、分布不均,大部分农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浇地困难,加之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影响了粮食产量。从2014年起,当地开始平田整地、沟塘清淤、配套灌排设施,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整治,推广节水技术。固安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尹艳军说,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大幅增加了粮食产能。
“据农业部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可增产粮食200斤,增收200元。如果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至少可新增粮食产能1600亿斤。”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何才文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在水土资源趋紧、劳动力老龄化等情况下,要实现农产品稳定供给,必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既能显着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也便于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农田灌排基础设施薄弱是高标准农田的第一个敌人。吉林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以该省为例,全省8个大型灌区已有40%的工程不配套或老化破损;125个万亩以上中型灌区有近80%的建设任务无法完成;中西部旱区仅有23.1万眼机电井和部分喷滴灌设备;仅有1161万亩旱田耕地具备作物生育期全程灌溉能力,占旱田耕地面积的15.9%。类似吉林,全国更多省份的旱区农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农田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发力之处。记者采访发现,主产区的很多农村田间道路不配套,机耕道“窄、差、无”、农机面临“下地难”。部分现有机耕道建设设计不规范、养护跟不上、损毁严重,难以满足大型现代农机作业需要。此外,农田输配电设施建设滞后,农田灌溉排涝成本高、效率低。农田防护林网树种单一、林网残缺,整体防护效能不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说,高标准农田的要求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当然,我国耕地分布广,不同地区情况差异很大。例如,东北旱地居多,南方湿地较多,情况各不相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避免“一刀切”,才能使农田建设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实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投入资金哪里来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阶段,在吉林省永吉县万昌现代农业先导区信息中心,1万亩高标准水田浓缩在大屏幕上。据介绍,借助物联网传感器,这里的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信息化。坐在信息中心,就可以全方位地掌控水稻的生长情况、土壤和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必要时还可实现远程控制。如果不是统筹整合了方方面面的农业资金,建设这样先进的高产示范田简直不敢想象。
提及高标准农田的投入资金问题,很多地方都挠头。过去,多头投入造成资金渠道分散且建设标准不统一,常常事倍功半。不少地方农田建设由各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分头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的建设标准,造成项目安排衔接困难,建设标准参差不齐。同时,由于建设资金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许多项目建设标准偏低,多数农田建设项目难以同步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技术措施,工程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必须出新招,要引导各类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和规模投入。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将田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亩均中央投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0元和1020元。今年,两部委明确,各地可探索实行委托代建、特许经营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
“多条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是业内对解决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问题的形象说法。湖北省武穴市把财政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部门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国土部门的土地整治项目共7000万元,从资金渠道整合作为一个项目来实施。吉林省多地则把高标准农田项目整合落实到集中连片地块,最小的片区不低于1万亩,大的片区在10万亩以上,低于万亩的项目不作安排。
资金整合之后,建设的标准问题就会相对容易解决。国家标准委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明确了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维护农民权益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按照《通则》,各地综合考虑国家相关规划布局与生态保护要求,确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3类区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落地。
建好之后谁来管
记者采访了解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地方的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有的竣工移交后设备和设施损毁,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有的建成后没有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对已建成农田的用途和效益统计监测不到位,田间工程设施产权不清晰,耕地质量监测和管理手段薄弱,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维宸坦言,在城镇化进程中,高标准农田建设可能面临三方面的挑战。其一,由于基础条件比较好,高标准农田一般建设在城镇周边,但这些地方容易成为建设用地的首征之地,可能导致大量耕地资源的流失。其二,在城市边缘地带,城市扩张带来了更多的生产生活污染源,增加了土壤中持久性的农化污染源。其三,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会日益突出,直接威胁高标准农田的稳定性。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主任范树印认为,建设与管护利用并重,才能确保长久发挥效益。高标准农田应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在管护主体上,要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专业管护人员以及专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在管护手段上,要通过土壤培肥、加强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加强工程设施管护、加强灾害防治新技术应用,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持续发挥。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出台政策,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竣工验收后,要及时移交使用人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明确工程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和管护经费,确保管护到位;采用信息化手段,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动态掌握建后管护及耕地质量变化等情况;强化用途管控,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优先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种植,防止高标准农田非农化。
“留方寸良田与子孙耕”,这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选择,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多位专家表示,在不远的将来,集田、土、水、路、林、电、技、管一体化综合治理的亿亩良田沃土,将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持续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