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官方及汇丰PMI双双回升。1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官方制造业PMI微升0.1个百分点至50.2%,新出口订单和新订单指数回升明显;而汇丰PMI也较此前回升0.3个百分点至49.2%。
5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显示经济增长趋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综合PMI指数预示的变化,考虑近期稳增长政策较多,政策效果在未来一个时期会持续显现的因素,经济增长由落转稳态势已比较明显。
“5月份,制造业PMI虽然小幅扩张,但历史看,仍属于较低水平,中国制造业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
从分项指数看,主要分项指数多呈小幅上升,尤其是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较为明显。官方数据显示,从PMI的分类指数来看,产出指数上升了0.3个百分点达到52.9%,意味着5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可能上升到6.0%以上。生产价格指数上升了1.6个百分点达到49.4%,意味着PPI通胀可能有所回升。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出现上升,分别上升0.4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这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增长动能出现回升。
生产和新订单指标反弹,以及原材料价格进一步回升,推动5月份制造业PMI上扬。另一方面,作为PMI的一个反向指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0.5%至50.9%,对整体PMI造成拖累。
中金宏观认为,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反弹,经济活动出现企稳的初步迹象。5月份PMI生产指数从4月份的52.6%回升至52.9%,回到去年3季度的水平。国内新订单指数上升0.4%至50.6%,自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显著反弹。出口新订单指数从48.1%回升至48.9%,但仍徘徊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表明出口需求仍然偏弱。生产和经营预期指数下降2.7%至56.8%,但由于该指数的历史波动性较PMI的其他分项指数大得多,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采购量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双双进一步回升。5月份PMI采购量指数从4月份的50.1%上升至51%,购进价格指数从47.8%反弹至49.4%,表明未来原材料补库存周期可能启动。
就业指数仍然处于低位。5月份PMI就业指数从4月份的48%小幅回升至48.2%,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劳动力需求动能仍相对疲软。
5月PMI值上升对经济复苏指向性不强,经济仍高度依赖稳增长托底。民生宏观表示,5月PMI值上升对经济复苏指向性不强。目前仅一线城市地产销售回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继续下行,全国房地产销售底部未见明显底部,房地产投资反弹短期难见拐点;重工业产能仍将面临长期去化压力,进而制约资本开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全球贸易再平衡,外需再难成救国奇兵。在此背景下,经济仍高度依赖稳增长托底。
申宏宏观则认为稳增长仍需加码。在前期稳增长政策提振下,5月份官方PMI数据小幅改善,但整体仍偏弱势,当前中国的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难言缓解。在内需增长不明显、外需持续走弱、工业制造业通缩压力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短期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稳增长政策仍需进一步加码为经济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