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称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是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今年四五月份,煤价依然阴跌不止,“神木这边5500大卡的沫煤这个月价钱掉到210元/吨了,还是没有市场。”一走出校门就开始做煤炭经销生意的陈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煤炭企业的寒冬仍在继续。
“现在做煤场(煤炭经销)生意不赔就算好的了,一吨煤毛利润还不到十块钱,完全是有价无市。可不做煤炭,在神木也没什么好做的。”面对煤炭市场需求乏力及利润不断下降的现状,陈峰比较迷茫。
在神木、榆林,关于能源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呼声持续了很多年。经历2013年的能源市场疲软煤炭价格持续走低、部分民营企业举步维艰、融资难题集中显现后,今年榆林面对的困难远超去年。
财政收入、固投双双下滑
去年,榆林市经济下行、煤炭价格下滑、地方煤矿大面积停产滞销、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并一度出现民间信贷危机。由此导致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大幅回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68.9亿元。其中煤炭、石油等重点行业税收减收12.4亿元,重点产煤大县神木和府谷两地财政收入分别减收13.7亿元和8.4亿元。
从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昔日笼罩在榆林头顶的经济增长领跑明星的光环早已黯然失色,从去年一季度开始,能源化工行业投资和增长速度双双下降,成了全省稳增长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早在2013年一季度,陕西最大的煤炭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仅2013年前4个月,被拖欠的结算款最多时达到16亿元,煤炭企业只能求助地方政府出面协调。
“榆林市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超出去年。”榆林市发改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到。
今年一季度,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面临双双下滑的局面。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37亿元,同比下降42.4%,增速低于去年同期(29%)71.4个百分点。1-3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146.95亿元,完成预算20.1%。
与此对应的是,民间普遍对经济发展持审慎观望态度,投资信心不足。榆林市发改委的一份报告认为由于资金匮乏,民营企业项目按期开(复)工难度较大,预计下半年,民营投资将进一步下降。
这样的现状,让正在工业化进程中加速狂飙的榆林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
能源基地亟须转型
“神木除了煤炭还是煤炭,生意再差也得做。”陈峰说。
“困境来自于全国普遍性的产能过剩,远非短期内调整投资比例和结构所能化解的。”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
针对陕北煤炭市场的困境和能源市场滑坡现状,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在府谷县开展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基地,以期寻求一条新的能源基地发展路径。
从陕西省2014年年度投资预算总量来看,能源化工类的重点项目投资增速步伐放缓。2013年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中,能源化工产业年度投资额421.69亿元,2014年新开工能源化工产业年度投资总额在259.68亿元。
不仅仅是煤炭市场出现疲软迹象,陕北地区的油气等资源开发速度也受到不同程度拖累。因当地煤矿等停产企业较多,导致陕北各地载货汽车运输量减少,汽、柴油的销售量仍延续去年继续减弱,预计短期内难有改观。
“今年当地的延长石油集团下属采油厂投资扩建速度也明显下降,以往年度要新打六七百口油井,今年计划只有二三百口油井,打井数量比往年压缩了一半还多。”陕西省吴起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当地政府官员称,打井速度放缓,主要是受到土地资源开发红线限制。
记者通过走访调查获悉,陕西的能源化工产业,与相邻的能源大省内蒙古、山西相比,还处于以初级原料生产为主的阶段,深度转化率差,产业链条短,产品仍然以原料型居多,能源化工行业中高端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品种较少,加工转化率低,为30%左右,而邻省的内蒙古则早在2010年时煤炭转化率就已经超过了50%。
榆林市市长陆治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榆林资源型城市主动转型升级既是现实所迫,也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践中,必须按照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这一定位,坚持“传统能源向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并重转变、传统能化向现代能化转变、单一性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这一思路,走“高端精细化、链群循环化、绿色低碳化”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