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低的产业集中度限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反映出行业中上位企业的产业不占较大比重,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何维达 | 文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体现。只有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才能在世界舞台有话语权,才能在世界范围拥有更强竞争力。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幅提升,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要正视这种差距,不能盲目自信,而是要在科技创新和质量上实现突破。
直面问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不足。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规模也不大的特点。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由2000年的55.59%上升到了2010年的66.81%,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归结其原因如下:一是长期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分散、重复布局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中,只有汽车整车制造业和柴油机制造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分别属于贝恩绝对集中度分析体系中的寡占III型和寡占IV型;二是其他行业中,磨具制造业属于准中寡占型行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船舶制造业以及航空制造业等都属于中下寡占型产业,金属铸、锻加工业,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制造业都属于原子性企业,集中度非常低,产业竞争程度较高。较低的集中度通常反映出该行业中大体量企业的产业比重并不大,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限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发展。
另一个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便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强。在全球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中国装备制造产业总体上处于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品牌效应不强。而在其他的制造业中,金属制品、办公用机械及自动化处理两大产业虽然具有国际竞争力,但两者皆属装备制造业中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更依赖成本优势,而动力机械及设备、工程专用机械和运输设备等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产业,中国与美日德等机械强国有较大差距。与整体工业利润的迅速增长相比,装备制造业的利润水平增速较小,如2008、2009和2010年装备制造业产业利润率为12.68%、12.59%和14.61%。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以人力资源成本优势而非技术、知识产权等获利的现象。
此外,中国的装备制造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产业受外资控制程度较高。目前产业内先进技术、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先进技术是决定产业安全的关键因素。在重大设备自主研发产品中,由于中国原始创新的不多,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核心基础元器件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虽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技术对外依存度近几年以来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0%左右的对外依存度。另外,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薄弱,致使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低,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
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和一流企业也是困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整体而言,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2008年以前处于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5.35%上升到2008年的20.77%,自2009年开始,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2010年下降为17.36%。这主要因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不仅缺乏核心技术,而且缺乏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和世界一流企业。大企业、大集团代表了一国的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业是最能体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但中国很少有在规模与自主创新能力上能与国际一流企业和跨国集团(如美国的通用、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相抗衡的大企业。且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还没有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拥有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品牌。
出路何在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扶持鼓励。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保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对实现国家经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应进一步落实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为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加大资金及政策支持力度,帮助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彻底甩掉历史包袱,支持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鼓励使用国产设备的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支持重大装备国产化。制定产业政策,实行必要的扶持政策措施,加快机械产业的优化升级步伐。另外,还可以采用绿色和技术壁垒防止产业损害,防范和制止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中国的装备制造行业在发展时应重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技术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同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企业应逐步加大自主开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引进技术型向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型转变,进而走向自主创新型。还应当增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培育紧缺的高级、创新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成果,将精力放在核心、领先技术的掌握消化上,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步伐,在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此外,全行业应当着力解决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生产大国;另一方面,我国每年也要进口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的却是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较低,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内需型的产业。当今,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制造业产品的质量,高质量、多功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已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型装备制造业要以研发高附加值、高端的产品为己任,不能只重视眼前的利益而去投产价格增长快,但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中型企业要努力进行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水平,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促进制造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与此同时,全行业也需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创造一批世界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政府应在资金、资源、技术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知名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继续深化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加大“改制、改组”力度,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围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强项进行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与重组,鼓励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大力培育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要规范外资的并购活动,加大对民族优秀企业的保护。1998年美国立法授权总统可以基于国家安全利益否决外国投资者兼并美国企业;韩国对外资进入采取“逐步扩大,以我为主”的方针,坚持对外开放与保护本国工业同步进行。这些做法值得中国借鉴。总之,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企业战略布局的调整,推进装备制造业大集团战略。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