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主导作用增强

www.jctrans.com 2014-3-19 15:04:00 上海证券报

导读: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也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

  文眼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也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这是一个可喜现象。它表明中国经济的体质开始转好,这几年的调结构、转方式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不过,经济结构如何是好,不仅要考虑经济指标,还要考虑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环境等指标。这样来看,调结构的事任重道远,第三产业的意义还有待深入探讨。

  ——亚夫

  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在于第三产业落后,今后要加强第三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引导,促进现代第三产业有序、健康、协调发展,适应新一轮以全球化为主要驱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潮流,把实现第三产业开放性跨越式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显滞后,发展水平不高,所占份额偏低,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第三产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梁达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3.9%)2.2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国产业调整取得成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分别超过第一、二产业增速4.3和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提升和增速居前的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投入型发展经济进入到效率推动型发展经济阶段。

  通常,一个国家由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发展的过程,是第一产业逐渐下降至一个稳定的较低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经历由低到高再回落的过程,第三产业比重则逐渐提高并达到7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有利于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万元GDP能耗的持续下降,更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

  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显滞后,发展水平不高,所占份额偏低,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第三产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多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步伐的加快,今后制造业增速将逐渐下滑,第三产业发展将节节加速,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都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创造有利环境,支持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近几年第三产业呈加快发展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发展特点是:

  1.加速发展,比重提升

  多年来,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2001-2012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3%,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8%,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2年的10.1%,下降了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2年的44.8%提高到2012年的45.3%,提高了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2年的44.6%,提高3.1个百分点。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3.9%)2.2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国产业调整取得成效,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各行业同步增长

  从第三产业的构成看,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第三产业增势平稳,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5.5%下降至10.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6%上升至2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5.4%上升至4.5%。

  金融保险(放心保)、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现代第三产业实现高速增长,大大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2001-2012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8%,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由9.8%上升为12.5%,提高了2.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3%,所占比重由10.6%上升为13.0%,提高了2.4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增速加快

  近年来外商投资产业构成出现了较大变化,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大幅度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金额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分别为31.6%、41.4%、41.1%、42.8%和47.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逐步下降,分别是67.5%、57.3%、57.6%、55.6%和50.9%。

  特别是第一、三产业吸收外资投向现代农业、商贸服务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外资明显增多。2013年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23.0%提高到2013年的52.3%,超过第二产业13.5个百分点。

  4.第三产业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2012年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7690万人,比上年增长1.5%,占全社会从业从员比重为36.1%,比2011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这一比重高于第一产业2.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是自1978年以来就业比重最高的行业。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扶持的政策效应,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陆续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节能、家政服务、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从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第三产业所占份额仍显不足

  1.第三产业所占份额提升缓慢

  尽管我国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改善,为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偏低。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就一直停滞在40%左右。20109-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左右,发展平稳但速度不快,同比增速分别为9.6%、9.8%和9.4%,2012年所占比重提高到44.3%,但增速下滑到8.1%。

  2.与国际比较我国第三产业和吸纳就业比重严重偏低

  通过与国际上发达国家以及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与我国发展阶段大体相当的国家50%左右的水平。

  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3.4%,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美国(78.6%),日本(72.7%)和德国(71.2%),也低于金砖国家如印度(55.7%)、南非(68.3%)和巴西(67.0%)。

  此外,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仅为36.1%,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70%以上,同属金砖国家的其他国家也能达到50%以上。

  3.地区之间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历史、自然、投资环境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是北京市,达76.5%,最低的是河南省(30.9%),两地区相差额45.6个百分点。

  4.公共服务与居民生活需求仍有差距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2009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所比重为10.8%,分别比前两年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教育、住房、医疗等一系列支出比重不断提升,加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社会服务体系仍不完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供给较为短缺,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增强了居民的支出预期,也抑制了居民即期消费。

  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大

  无论从国际比较、发展现状,还是从发展潜力分析,我国第三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多种迹象表明,今后我国将加快经济战略转型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第三产业将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因此第三产业将会主导经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实现经济跨越式转型的战略选择。

  1.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中国需要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既要适应世界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体趋势,完成第三产业国际转移承接与让渡的接力,在调整中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中国制造业和货物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产品的核心价值和附加价值;可以降低能耗,可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保障大量社会就业;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适当缩减贸易顺差,可以引进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2.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从国家支持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政策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升4个百分点,并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第三产业,因此,第三产业势必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支撑产业。

  3.居民消费加速升级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居民消费将加快升级,在这一大环境下,第三产业有望成为内需扩大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当小康家庭达到一定数量规模以后,消费结构的升级势在必行,居民消费将逐步从舒适型向享受型转变,一方面意味着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要上档次,变得更加多样、高档;另一方面则预示着这些方面的支出在居民整体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有所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娱乐、休闲、健康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表现为旅游、高等教育、休闲等领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些都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4.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城镇化进程加速必然会推进第三产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而且城镇化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对第三产业的推动效应是叠加的。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3.7%,正处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同时又具有第三产业所需的消费大市场这个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加快增长,消费性服务需求如餐饮、零售、旅游等将会加快提升,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潜力很大。此外,生产性第三产业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5.就业压力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众所周知,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天然“蓄水池”。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只占总数的50%,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了80%,就业的充分曾对保持美国消费的持续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优势上看,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最大。据测算,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而充分就业又是激活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努力促进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1.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之一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在于第三产业落后,今后要加强第三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引导,促进现代第三产业有序、健康、协调发展,适应新一轮以全球化为主要驱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潮流,把实现第三产业开放性跨越式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

  2.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增强现代第三产业发展后劲

  在投资方向上,要逐步加大第三产业的投入,通过投资方向的调整来改变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使三大产业之间的格局变得更加合理。同时,要进一步放松行业管制、降低行业进入门槛,使每个服务行业都能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得到良性发展,从信贷、税收、技术等方面对中小服务企业提供支持。

  3.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

  要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科技不断创新、国内消费升级等战略机遇,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破除行政性垄断、扩大对外开放,形成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逐步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商贸、旅游、医疗、教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国际贷款代理等领域。同时,加强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大力促进国际现代生产服务企业进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采购、营销中心等落户。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品种,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4.实行税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第三产业发展

  税负过重是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今后应逐步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范围,改变第三产业税负过重的状况,财政税收政策的设计与实施适度向第三产业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第三产业。

  5.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

  首先,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加大中、西部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同时鼓励东部人才向中、西部流动,促进中、西部人力资本的良性增长。第二,考虑未来服务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有关各级学校的教育,增设专业学校,现有高职学校也应扩大与服务业对口的专业;同时,激励和支持在职培训,扩大对现有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进修与培训范围,尽快提高人员素质。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第三产业,经济主导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