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家具业总销售额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6.3%。尽管广东仍以占全国市场份额近一半的成绩蝉联中国家具出口龙头,但相比上半年广东家具业内销金额增长8%,出口则逊色不少,同比增长仅4.4%。
另据海关总署最新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出口实现“逆袭”,出现5.1%的正增长,但家具出口却明显落后,7月出口总金额为41.4亿美元,同比下滑6.2%。
木制品出口雪上加霜
据记者了解,与中国许多其他出口行业一样,各项成本的上升使家具出口的利润越来越薄。
“现在一接单就容易亏钱,所以不得不把工厂处理掉”。一家出口家具企业负责人李进称,前不久已将其在广东的家具配件厂关闭,彻底从家具制造业转型。尽管这家厂在高峰期时曾有1000多人,一年可赚上百万美元,但近一两年却陷入亏损。在他工厂周边的家具厂以及配件厂近一两年来也陆续关闭不少。
“不仅工人工资每年都要增长15%至20%,原材料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也都在给出口成本‘加码’,而欧美客户又‘死咬住’产品价格,导致订单价格无法上涨”。李进说。
不仅要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困扰,欧美市场上不断出现的“条条框框”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家具的出口。李进称,美国再度抬高木制品进口门槛,令木制品出口雪上加霜。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期,欧美等出口市场连续出台新法规。继今年3月欧盟对木材和木制品开始实施森林FSC认证之后,5月底,美国环保局EPA又提出两项拟议法规提高进口木制品环保标准,其中,以刨花板为例,其甲醛释放量要求整整高出中国标准1000倍。经初步评估,如果按美方新标准生产,预计人造板的成本将提高30%至50%,以人造板为基材的木制家具成本将提高15%至20%。
俄罗斯市场有商机
尽管欧美出口市场的严苛标准让中国家具企业遭受重挫,但在俄罗斯市场,中国家具却呈现着另一番景象。
据记者了解,随着俄罗斯加大对远东地区建设的步伐,家具需求量不断上升,然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家具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生产成本较高。“中国制造”家具产品以其美观实用又便宜的优势打入俄罗斯市场,地板、衣柜、壁纸、装饰性产品尤其受到俄罗斯人的青睐。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绥芬河市家具出口收入达14176.6万美元,同比增长4933.41%。
对于中国家具在欧美市场和俄罗斯市场所处的两种境遇,某著名家居品牌总裁蔡先生表示,中国家具企业要进入欧洲市场,不仅要研究市场,还要研究欧洲的文化和思想,针对欧洲市场的需求生产商品。据悉,欧洲企业不仅每年要花费大量资金对其产品进行宣传,树立产品和企业形象,还要参加各种博览会,在宣传企业的同时收集信息。显然,欧洲消费者的眼光、品位也不是普通中国设计师能轻易驾驭的,而俄罗斯市场则不比欧美市场“刁钻”,大量的需求也让中国家具企业能够轻易立足当地市场。
中国家具要靠质量和设计取胜
如今,家具出口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但记者发现,很多行业短板直接阻碍了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
蔡先生告诉记者,设计师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中国家具产业的国际上竞争力。据他介绍,目前,中国产家具70%都是在本土“消化”的,而西班牙和意大利生产的家具80%都用于出口,这其中的差别就体现在设计上。
“目前,国内家具设计师数量非常有限,不少设计院校、设计师与厂家联系不紧密,有的设计‘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在家具大省广东,有近1万家家具企业,而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却不足1000人。换言之,当地每10家家具企业只能‘共享’1名专业设计师。”蔡先生说。
在中国家具低利润的市场现状下,设计师的短缺造成了大部分企业一味“跟风”仿制的后果。如今,国内整个家具行业互相抄袭已经成为“风气”。记者在家具城采访时发现,厂家“借用”甚至直接“搬用”他人家具设计思路的现象比比皆是。
蔡先生表示,中国的家具要真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强者,必须坚持品牌的创新和打造,不能仅靠低廉的价格取胜。
荷兰田湖市市长范·雷文在“21世纪家具行业高峰论坛”上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的家具出口是一次就终结还是继续出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只做“一锤子买卖”,那么企业就不需要考虑质量、信誉,也不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市场需求;如果想走得长远,那么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前应该做很多事情,不仅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还要了解竞争对手在想什么。(本报记者 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