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发布了《2012年石油流通行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次数明显增多,间隔时间明显缩短,国内炼油企业为盘活库存,搞活经营,竞相调整汽柴油批发价格,为市场竞争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销售企业和加油站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打折促销,灵活经营,导致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竞争激烈。使2012年全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大中城市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品油“价格战”。
随着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已开放7年,国外几大石油公司加油站相继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品牌文化,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业产生了竞争压力的同时,也让成品油市场的竞争明显增强,形成了国有、合资和社会各类加油站并存,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尽管这种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国内成品油零售业水平的提高,但我国成品油零售网络布局规划建设,石油零售企业的体制机制,以及营销策略和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改善的问题。
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
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我国公路网新增近10万公里,加油站数量随之稳步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加油站96313座,较前一年增加了875座,增幅达0.9%。其中,国有企业加油站有51854座,占总数的53.8%;民营加油站有42425座,占总数的44.1%;外资参股以上加油站有2034座,占总数的2.1%。
据了解,国有站是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为代表的国有成品油零售系统。1998年成立后,加油站数量从少到多,零售网络从小到大,构成了国内成品油零售业的两大骨干网络,网点遍布全国,形成了SINOPIC和PETROCHINA两大国有加油站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把过去分散在全国各省市的几十个品牌整合在“朝阳”商标和“宝石花”商标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加油站品牌。
国内合资加油站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中石化浙江BP、江苏SHELL、福建EXXOM、广东中油BP和中化北京TOTAL等,形成了局部市场网络优势。合资站的特点与外资站比较相似。在经营管理上,形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品牌定位、非油品经营、员工素质、油站设计、营销策划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比较突出的是便利店经营。
社会加油站总数约占国内加油站总数的一半,目前已成为国内加油站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加油站营销手段灵活,有自己的消费群体。但由于这类加油站数量较少,形不成零售网络优势,在资源采购进货和集团加油网点上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在经营管理上,也各自为政、单纯油品经营,竞争主要采用降价手段,营销手段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管理效率不高。其中有少数加油站在经营中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缺乏诚信,影响到整个社会加油站的品牌形象。
暴利一去不复返
虽然,国内成品油零售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在政府制定加油站总体规划、营造市场竞争环境,以及石油零售企业的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报告》阐释,随着部分地区城市改造进程的加快,城区内加油站逐步被迁至城外,一些改造后的老城区没有加油站规划布点,出现加油难、排队出城加油导致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规划调整较为频繁,土地招拍挂难度较大,使得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制订的加油站布局规划出现落地难的问题。另外,农村及边远地区,成品油配送成本高,加油量小,企业投资建设积极性不高,也存在农村机动车加油不便利等问题。
业内专家也表示,国内加油站总量偏多,布局不合理,政府部门对建设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和环保问题存在误区。美国公路里程是中国的4倍,汽车保有量是中国的6倍,汽柴油零售量是中国的3倍,但加油站数量只有中国的1倍,总数只有17.5万座,而我国加油站数量近9万座。《报告》显示,在我国,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加油站降价促销的力度越来越大,油品零售市场薄利化苗头已经显现,由此推动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快速增长。2012年,全国共有3.7万座加油站开展了便利店、洗车等非油品业务,占国内加油站总数的38.4%,全年加油站非油品销售收入达到196亿元,较上年增长25%。
尽管如此,与国外大石油公司相比,国内成品油零售业由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长,在零售经营和管理上仍显经验不足。在经营方式上,加油站还是以销售油品为主,对加油站非油品经营重视不够,加油站网络的优势和创效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在营销手段上,基本还是采用简单的赠送礼品或降价促销,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品牌营销等重视不够。
而在管理体制上,过去长期一直是以批发经营为主,原有的体制机制是为批发经营设计的。成品油零售与成品油批发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还是用过去批发经营的管理体制、营销理念、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管理方法和人才结构等去经营和管理以零售为主的经营活动,就很难适应企业管理要求,更无法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石油公司品牌加油站进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