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进口医疗器械不断“蚕食”我国医疗市场

www.jctrans.com 2013-7-31 17:38:00 中国贸易报

导读:葛兰素史克在华高管行贿受贿案件立案调查,把医药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进口医疗器械市场也因此再次受到关注。

  葛兰素史克在华高管行贿受贿案件立案调查,把医药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进口医疗器械市场也因此再次受到关注。

  “进口医疗器械工艺精细、质量好,在监测、治疗等方面相比国产医疗器械更具有成效。尤其是在高、精、尖产品的生产上,国内生产商有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只能干看着国外企业占据这块市场”。谈起进口医疗器械和国产医疗设备的差别,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位医生这样表示。

  近年来,进口医疗器械不断“蚕食”我国医疗市场。据分析,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丢失医疗市场阵地、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面临疾病信息机密流失、打破技术垄断难度增加等多重隐患。

  进口医疗器械一统天下

  2012 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31个品种进口额达到亿元规模。数据显示,核磁、CT 等高附加值大型设备市场几乎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企业垄断。而在不少医院,甚至连螺丝钉、手术缝合线、各种试剂等小型耗材也都采用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

  安徽某医疗器械代理商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许多医疗器械采购“消费”的是公共财政,一些医院根本不考虑性价比,只购买价格高的进口产品。而进口产品回扣高也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不少跨国公司还以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为名让国内医院负责人免费旅游,以便于在采购价格上获得利益。由于种种原因,进口设备挤占了国产医疗器械的市场空间。周先生介绍,高精尖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现象十分普遍。高端医疗器械几乎都是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进口产品,与中国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的确不成比例。目前,进口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已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产设备受歧视

  与外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相比,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是新兴产业,不论是产能还是研发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据周先生介绍,目前,医疗机构使用频率极高的几大件,如CT、核磁检查设备、生化分析仪和彩超等基本都是进口产品。根据排量不同,一台进口CT 的价格从200 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而国产的100 多万元就可以买到。但国产设备尽管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却未曾进入医院的采购视野。周先生表示,原因很简单,国产医疗器械的技术远远赶不上国外。“进口CT 图像清晰,产品性能好,更新换代快。国内的技术不过关,不如进口的好用,两者差距比较大”周先生说。

  据周先生介绍,我国中高端国产医疗器械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尽管国内相关企业在一些领域实现了突破,但是从整体来看,核心技术不足、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品可靠性低等,都使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与进口产品存在差距。

  进口设备并非无可挑剔

  不过,国产医疗设备也并非一无是处。进口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关于进口医疗器械设备出现故障等内容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同时,医疗诊治技术的提升也刺激生产厂商不断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高性能、数字化等高端医疗设备的出现,也在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市场销售额。比如一台日本产核磁设备的价格为1400 多万元,每年还要续签80 万元的维保协议书。而如果不签协议,设备一旦损坏,维修费更加高昂。一个几十元的零件,可以要价几千元。

  另外,这些进口医疗器械全部采用软件和电脑操作,想要获取我国人群的发病趋势、疾病演变等相关信息简单至极。“很多医院都没有这方面的保护意识,这一环节没有监管,想进口就进口,信息流失之门敞开,根本就没设闸门。”有业内人士披露。以上种种均值得医疗器械进口企业和相关机构注意,而国内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也该反思如何推动本土产品不断发展,逐步收复被进口产品蚕食的市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