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顺法
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更加依赖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对文化的巨大需求,文化产业在今后经济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
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战略价值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能够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文化产业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经济越发达,越需要文化作为精神支撑。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道德境界,承载不了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存续。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灌输和渗透一种理性精神、创业创新精神,或者说如果缺乏一种精神动因,必然缺乏持久的动力支持。文化产业是基于大众文化之上的经济形态,它拥有广泛的受众;同时,文化商品通常是寓教于乐的,其传播远胜于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比如,电影《中国合伙人》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创业的“中国梦”,激发了国人的创业热情。因此,借助文化产业能够推广可行的经济发展理念,塑造国民正确的价值观念。
——文化产业增加经济的文化含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文化含量是经济质量的一种体现。一个经济大国,当其产品有更多文化含量时才有竞争力。世界上的知名品牌,大约有一半来自技术研发,另一半是靠文化内涵形成的。而且,文化创造的财富是能够永远保值增值的财富,比如历朝历代保留下的诗书字画、精品瓷器和古家具等,保留时间越长,其价值越高。文化的渗透性和广泛性,使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和开放性,它能与任何行业交叉融合。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一、二、三产业之中,发掘传统产业中的文化因素,能够创造跨界性新生产业,如创意农业、工艺品制造业等,增强产业价值创造能力。
——文化产业具有诱导效应,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制造一种生活方式,然后销售这种生活方式,它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收音机、电视机,到互联网、智能手机无不如此。文化的变迁与国民消费理念改变是一脉相承的,消费理念往往决定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在消费观念引导和商品品牌的塑造上,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媒体、报刊、杂志、广告等宣传媒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其受众广大,并且渗透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消费理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为文化和消费观念对产业发展的诱导效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亟须文化战略的配合,转型升级绝不仅仅是埋头苦干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创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
——文化产业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
文化商品输出使一国获取商业利润的同时,还可输出该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在过去10年中,中国GDP总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然而文化软实力却没有与之匹配。巨大文化贸易赤字说明中国“软实力”还相当薄弱。改变这种现状,最根本的就是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输出真正让中国优秀的文化走出去,展示出中华文化高贵优雅的一面,改变中国制造低廉的形象,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比如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中国餐饮文化,提升了中国餐饮业的国际声誉。
——文化产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是值得鼓励的消费类型。文化消费属于绿色消费,有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文化消费是一种间接人力投资,能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和谐。事实上,人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唯有文化消费才能满足无尽的消费欲望。我国人口多,资源少,文化资源丰富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应当把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贡献不断增强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选择,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文化产业产值贡献持续增加
文化消费在国民需求中占有相当份额,且市场潜力极大。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进入“井喷时代”。我国居民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现阶段,我国居民平均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7%左右,相比美国或西欧地区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选择,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经济潜力为众多国家所认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其增长率普遍高于经济总量增长率,文化产业甚至成为经济复苏的新希望。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份额正在增加,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在国民经济中影响力初步显现。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5%,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为11.1%、日本为15%),这一比例还比较低,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基本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差距的存在恰恰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巨大增长潜力和上升空间。可以预见,在文化消费的拉动下,我国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会持续增加。
——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文化产业的外部性非常明显,它在贡献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生成和转化。比如,文化消费除了给消费者提供娱乐、休闲等直接效用外,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效用,从而具有附带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所以,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文化资本,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经过实证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为0.215;文化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总效应为0.857,与直接效应之比为3.986,这说明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远小于它的间接贡献。尽管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不能因此忽略它,它的更大功能体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强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门类,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较大的一个子系统,所跨行业幅度大,覆盖范围广,产业链延伸长,与许多产业产生综合的联动效应。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终端产品,文化生产对技术、信息、设备的投入和文化消费对消费终端的需求,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导致新产业的产生。以美国为例,2010年美国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1.627万亿美元,其中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9318亿美元,核心版权产业带动效应为1.75。根据我国最新投入产出表和文化产业统计标准,能够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完全需要系数,它可以反映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程度。数据表明,文化产业对第二产业?穴2.345?雪的带动效应最大,对第三产业?穴0.5447?雪与第一产业?穴0.2189?雪带动相对比较弱。由于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其带动效应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融合,促进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会与很多产业发生交叉融合,产生扩散效应。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为制造业注入垄断性文化要素,提升其文化内涵和品牌附加值。另外,文化产业与高科技产业深入融合,前者为后者的“内容”,而后者则为前者的“载体”和“支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基于大众文化的文化产业是社会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产业。不论是艺术、娱乐,还是新闻媒体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任何企业的产品推广、品牌宣传,都必须通过广告与文化产业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讲,文化产业还担负着各类企业品牌塑造和产品宣传的重任。根据我国最新投入产出表和文化产业统计标准,文化产业后向关联指数大于前向关联指数,其对上游产业的需求要略高于其对下游产业投入的辐射作用。同时两类指数都高于第三产业甚至接近第二产业,显示出文化产业较强的扩散效应和融合效应。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
文化和科技对于经济来讲,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少任何一方,经济都无法成功转型升级。我国应自上而下转变观念,重视文化产业的主导性地位。
——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从法律或政策上保障文化产业发展
建设“文化强国”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须从顶层做好制度设计。首先,在组织制度设计上成立跨多部门的文化发展委员会(类似文化领域的发改委或韩国的文化振兴院),统筹文化领域的重大发展计划、重大项目,制定文化政策;其次尽快构建《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纲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纲要》,体现出国家重点工作方向、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心;再次,推动文化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事业促进法》,在《文物保护法》基础上,制定涉及范围更广的《文化资源保护法》,修订《著作权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最后,制定分行业(电影、中医、动漫等)的振兴发展规划。
——引导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高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为引导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国家应着手开展“文化与经济融合示范城市”建设,对入选城市给以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开展国家级、省级“文化与经济融合”示范企业、试点企业,引导传统产业通过文化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形象;在传统产业(服装、纺织、陶瓷、旅游等)集聚区建立相配套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建立文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价值观。
在与高科技产业融合方面,完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文化科技企业认定工作,每年把文化科技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支持开展文化科技创新。文化科技类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按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现行有关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技术成果向文化企业转移,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文化企业提升科技研发和技术集成应用能力。
——鼓励国内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文化建设,制定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应大力倡导非文化类企业,关心、支持文化建设,因为它既能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还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履行社会责任,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参与文化建设方式很多,包括广告宣传、赞助艺术团体、图书馆或者成立文化公益基金。由于文化赞助在中国是一种新现象,制度设计不健全、技术支撑落后的问题尤为明显,使得文化赞助的管理、运营还处于一个比较无序的状态中。因此,我国应该出台针对文化赞助方面的具体条文,制定非文化类企业文化发展资金备案制度,根据不同层次的赞助行为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以此构建多层次的文化赞助格局,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建设。
——大力推进文化贸易,让文化输出引导商品输出
在世界上,要形成一股像“韩流”那样由中国文化引发的“中流”。首先,我国应加强海外文化贸易宣传平台建设,依托中国驻外使领馆,建设多层次的文化推广中心;其次,建立若干文化经济特区或文化保税区,用全方位政策支持文化出口贸易;再次,重点支持具有实用功能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商品或行业作为文化贸易的排头兵,比如中医药文化产业、服饰文化产业、工艺美术业等;第四,走出国门的文艺作品应注重文化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啃老”层面,通过当代题材的作品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第五,重视文化标准建设,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时,应凸显“中国标准”和中国特色,加强“中国标准”的国际认知程度,并在海内外举行各类颁奖活动;第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重视国外人到华进行文化、教育交流,对中华文化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友人,可颁发“特别贡献奖”。
——加强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在文化产业领域,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放松管制和审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力,可以说,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民间。政府只需做好宏观管理和引导工作,塑造文化发展的宽松环境。另外,文化产业的立足点要在传播、继承上下功夫,而不是纯粹为了商业利益而忘记文化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政府应设立文化领域的“最佳社会效益奖”,对那些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作品和企业给予奖励,并且在税收上给予一定比例的优惠;对那些社会效益差的文化行业或作品,要高税收,提高门槛,抑制其发展。就创作而言,政府应设立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国家文化成就奖”,通过模范、典型人物的塑造引导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鼓励文化产业与金融业融合创新,健全文化产权交易市场
文化产业与金融业融合创新能有效解决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问题。积极鼓励版权质押贷款、版权信托、版权产业链金融、版权金融衍生品、艺术品银行、文化投资基金等文化金融业态发展,允许电影、动画等文化产权持有人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和途径进行社会融资,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产业。从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以及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角度看,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出现为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提供了重要平台。为此,政府应通过整合监管职能,建立统一的文化产权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完善文化产权交易规范和规则,健全文化中介服务市场,并制定相关促进政策。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韩顺法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