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士华
国家发展改革委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已两个多月,从相关行业价格上涨情况来看,实际涨幅不大,后续价格传递疏导平稳。业内人士表示,理顺价格有助于减少各地政府请托求配额的压力,逐渐用市场调节代替行政分配,并希望提价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天然气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让更多市场资本进入,逐步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提升天然气领域各环节效率。”
综合提价幅度不大 价格传递疏导平稳
无论是车用气,还是工业用气,提价过程基本平稳。合肥燃气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统一上调0.40元/立方米,销售价格由每立方米3.2元提至3.6元。对于补偿成本不足部分暂由天然气经营企业自行消化,在今后的价格调整中逐步解决。
此次调整的综合提价幅度较小,对出租车等用气行业价格影响不大,天然气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合肥市国泰出租车公司一名许姓驾驶员告诉记者,合肥市近期出租车用气价格每立方米从3.58元上涨到3.98元,车辆每公里运营成本增加了四五分钱,不过合肥市出租车运营价格近期也从每公里1.4元提高到1.5元,涨价对出租车司机收入影响不大。
证券行业分析人员认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从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从涨价的执行情况来看,相关行业实际涨幅不大。在调价环节,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门站价格为政府指导价,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供需双方可在最高上限价格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
对民营用气企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关于提价对民营用气企业的影响,业内人士观点存在分歧。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华中炜认为,天然气调价,天然气领域相关行业及企业反应积极,民营燃气企业生存空间扩大。提价两个多月以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这对行业上下游都有很好的带动作用。以前,由于气价低,中石油等天然气巨头开采天然气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进口气价大幅高于国内天然气价格,天然气进口企业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也有观点认为,天然气提价对民营用气企业弊大于利。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就表示,首先,民营燃气企业面临生存挤压。民用气价格不变,提高工商业用气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是以工商业用气补贴民用气,这种做法会对一些民营城市燃气公司造成巨大压力,在与中石油等垄断性企业的竞争中更加举步维艰,境况更为艰难。
其次,清洁能源市场可能会因价高而导致消费市场萎缩。相比天然气价格的提高,近期煤价却是不断下跌,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些行业企业会以燃煤代替天然气。美国政府曾在上世纪80年代大幅提高天然气价格,希望通过提价扩大天然气企业利润空间,但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天然气的消费量和生产量都没有增加反而降低,直到一二十年以后才得以恢复。
应该先提价 还是先破垄断?
提高天然气价格,有助于逐步理顺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专家认为,由于目前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格较低,甚至比进口天然气到岸完税价格还要低,这种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市场倒挂的现象,对国内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十分不利,也会放慢能源结构调整步伐。
“提高气价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安徽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利用开发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理顺价格机制,价格才能够真正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
华中炜认为,提高价格的目的是通过价格诱导的经济杠杆,引导天然气领域投资增加。
也有专家表示,天然气领域目前最为迫切需要的并非提价,而是进行一场根本性的破除垄断的市场化改革。
韩晓平说,让天然气价格处于合理价位很有必要,可以让更多投资主体意识到天然气开发有利可图,更加积极参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但是,解决价格和成本倒挂现象,并不单纯能靠提价,应当着眼于提高天然气领域中开采、管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
韩晓平表示,我国的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量都很丰富,但由于开采效率低、成本高,每年要大量进口,部分原因是国内开采成本高、效率低导致的。我国绝大部分天然气资源都集中在“三桶油”,缺乏市场竞争。要提高效率,必须打破垄断,高能耗低效率、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诸多问题,都需要针对垄断体制开刀。在能源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至关重要,只有多元竞争的格局出现,才能促进在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竞争也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