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输掉的是行业价值

www.jctrans.com 2012-8-23 14:33:00 人民邮电报

导读: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电商领域仅有淘宝旗下品牌“天猫”实现盈利,其余电商的财务状况普遍不佳。

  京东、苏宁、国美玩起了“三国杀”!三家电商纷纷“放话”出来:“无底线的便宜,如果苏宁敢卖一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零元!”、“京东卖一元,国美就卖九毛五”,如此针锋相对,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战火迅速波及当当和易讯,正在逐步演变成整个电商行业的“价格混战”,而此轮“价格战”距“6·18”电商集体降价日还不足两个月。

  事实上,中国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人气,没利润”是普遍存在的状况。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电商领域仅有淘宝旗下品牌“天猫”实现盈利,其余电商的财务状况普遍不佳。从去年年底开始,针对电商领域的投资便陷入下滑的泥沼,电商集体步入寒冬已成不争的事实。于是,“价格战”便成了电商眼里的救命稻草,希望以这种残酷的方式拖垮竞争对手。

  于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电商便频繁采用让利促销的方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看完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上直言不讳:“只有一个数字比较难看:净利润为负。”而苏宁易购上半年的销售额只有52.8亿元,距离预期的60亿元目标还有差距。

  这些数据和事实足以成为前车之鉴,然而,网企在“价格战”的不归路上依旧执迷不悟。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带有攻击性的恶性竞争中,最大的输家不是京东、苏宁、国美,而是整个电商行业。

  这种价格血拼让电商行业的盈利模式更加扑朔迷离。目前,多数电商企业依赖风投的外部“输血”,仍然无法实现自我“造血”。正如刘强东所说,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如此赔本赚来的吆喝,表面风光,但冷暖自知。精明的风投也在不停地打着算盘,若长期投入这样一个没有尽头且没有回报的行业,他们自然会切断“血源”,打道回府。何况,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让国外投资者冷眼观察、更加谨慎。这种把命运交付在别人手里的模式中,一旦投资者抽身离去,企业便岌岌可危。

  这种畸形拼价的结果从长期来看只会消灭竞争而不是促进竞争,对行业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资金上耗不起的中小企业只能在残酷的竞争中黯然离场,从而形成寡头垄断甚至垄断局面。而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开放和活力是其显著特征,试想如果电商行业中只有那么几家企业存在,那么行业前进的动力从何而来?

  “价格战”让电商背离了互联网企业创新的特质。这种竞争方式,更多地被用于传统经济早期的粗放式竞争中,而随着传统企业精细化运作的深入,这种方式早已被他们所抛弃。可是,电商企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却用上了这些被历史所淘汰的手段,这是一种倒退。而同样的时间、资金电商可以用来进行大量的创新,比如改善用户体验、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等。

  电商的“价格战”也给电信运营商以警示。近年,电信运营商之间也频打“价格战”,跟年年高企的CPI相比,电信资费除了连续的自然降价,还有电信运营商的“主动”降价,其中不仅包括语音业务的“随意打”、“入网送话费”,还有数据业务的“免费送带宽”。然而,在这种无休止的“内耗”中,电信运营商更面临着来势汹汹的外部竞争:在新兴业务上,电信运营商的语音和数据两大主要业务被OTT应用步步蚕食;移动支付的推广被层层设卡;三网融合的推进处处受阻。而随着电信业对民营资本敞开大门,一些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甚至考虑在一线城市构建自己的专用骨干通信网络,撼动电信运营商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失、转型的推进等问题,又让电信运营商忧心忡忡。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电信企业更应放弃这种粗放的、内耗式的价格竞争,专注于业务和服务创新,如此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好。(本报记者 那什)

本文关键词:价格战,京东,电商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