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介绍说,由于世界经济低迷,欧洲奶丰产,国际原奶价格下降,进口大包装奶粉价格为每吨22000元,而国内原奶折成奶粉的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口奶粉。
有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量14万吨,2009年激增到31万吨,2010年增长至48万吨。今年前4个月,我国奶粉进口量同比增长约29%,而进口额增长50%以上。
据袁运生介绍,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奶粉青睐,导致国外奶粉大举进入,我国今年一季度进口奶粉19.3万吨,全年有望达60万吨。如果国内奶源不断萎缩,将来就有可能在奶源方面受制于人,重蹈东北大豆被国外控制的覆辙。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张利庠说,在整个奶业产业链中,国外企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进口奶粉的量虽然不大,但会影响奶农的生产预期。而一旦国内生产下降,国际奶粉价格就会马上提高。
“国内原奶的生产效率低,相比国外奶业的竞争力较弱,出现很大的‘落差’,‘水’自然会流进中国。”张利庠说,不能一味地反对进口,应对的办法是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奶牛单产,提高国产品牌的信任度。这样即使将来进口量越来越多,国内奶源也有竞争力。
对策:抢占奶源,完善利益机制
面对国内奶源遭遇到的困境,不管是从食品安全还是应对国外竞争的角度考虑,“企业发展自有奶源”都被当作是重要的突围方向。宋昆冈对说,行业协会提倡企业发展自有奶源,使自有奶源达到一定的比例。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奶源建设始终赶不上乳制品消费增长的步伐。据了解,1999年至2008年,我国乳品市场放大了近5倍,但奶源却只增长了3倍。奶源紧缺导致收奶标准放松、原奶价格大涨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各大乳制品企业对奶源更加重视,纷纷争夺、自建优质奶源。伊利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现在很多乳企,不管是伊利、蒙牛还是三元、光明,还是地方乳企,大家在三聚氰胺事件后都非常重视奶源,花大力气进行奶源建设,这以后肯定是竞争的焦点。
食品安全备受质疑的蒙牛乳业,其新任总裁孙伊萍日前也表示,将新增投资30亿至35亿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实现从目前82%牧场化到2015年100%原奶由规模牧场提供。
宋亮认为,目前来看奶业沦为大豆产业的危险不会太大,正是因为中国乳业在销售渠道和国内奶源上具有优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外资已经开始对渠道和奶源进行渗透。
今年4月份,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宣布在河北省兴建两座新的大型牧场。至此,恒天然将在河北省拥有一个含有5个牧场的牧场群,总计约有奶牛15000头,年产奶量1.5亿升。
雀巢公司日前也宣布,未来5年,雀巢将与黑龙江双城市政府、投资者、奶农合作,带动25亿元投资以推进双城奶业基地发展。而早在4月份,雀巢以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营养品主要是惠氏奶粉业务,一旦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审批,雀巢将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外资奶粉企业。
张利庠认为,国内乳制品企业以前是先建市场和品牌,而忽视奶源的建设,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短期来看,企业要与养殖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长远来看,企业要尽量自建牧场,通过牧场内部化实现利益的分享和均衡。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