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向服务转型已是全球趋势,但我国制造业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在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兼有服务和制造业务的企业已达20%以上,其中美国制造业的服务比重高达60%。而中国制造业的服务比重不足5%,97%的制造型企业仍然停留在产品生产加工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融合发展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要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重要路径。
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意味着要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是赢利模式从一次性销售受益向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长期而持续的服务型受益转变。根据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价值大小和业务模式,制造企业可通过基于现有产品的增值服务和脱离产品的专业服务两种路径实现向服务转型。
制造企业的研发、供应链、销售、售后等串联构成了价值链,分析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客户会有哪些问题需要外部协助,这就是潜在的服务需求。近日记者在桂林机床厂采访时了解到,他们自主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国内外都是领先的,由于客户普遍缺乏专业软件技术支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销售并不理想。但下一步他们打算与第三方合作,针对不同客户开发针对性的软件,并持续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从卖机床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转变。桂林机床厂的这种做法正是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衍生出的增值服务,也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向服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另外,制造企业也可以利用其在价值链上的运营优势,提供不依托产品的专业服务,包括物流外包、IT技术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和呼叫中心等,替客户打理企业的各种运营。例如,海尔是国际著名的家电产品制造商,但他们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海尔物流公司,为其他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库存分析、订单管理等。如今,通用电气、上汽五菱、富士康等国际大公司都是海尔物流的客户。又如,宝信软件的前身是上海宝钢的IT支撑服务部,现在则是宝钢控股的上市企业,不仅服务于钢铁企业的信息化,而且在城市智能交通、机电一体化等也有较强实力,产品与服务领域遍及钢铁、交通、采掘、有色金属、石化、装备制造、金融等多个行业。当然,只有少数制造企业才具备提供脱离产品的专业服务实力,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则是中国大多数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选择。(胡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