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出口轮胎2176万条,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4%;价值3.9亿美元,增长42.4%。出口平均价格为每条17.8美元,上涨36.9%。
一、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轮胎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7月份出口继续减少,出口价格上涨明显。继6月份出现5.4%的同比下降之后,7月份福建省轮胎出口量继续萎缩,当月出口308.6万条,同比减少2.7%,环比减少7.6%。与此同时,出口平均价格由年初的每条16.2美元逐月攀升至7月份的每条20美元,当月同比上涨29.5%,环比上涨2.9%。
(二)绝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轮胎2125万条,增加3.4%,占同期福建省轮胎出口总量的97.7%。
(三)绝大部分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轮胎2147万条,增加3.9%,占同期福建省轮胎出口总量的98.6%。
(四)主要出口至欧盟、美国和拉丁美洲。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对欧盟出口轮胎738万条,增加10.3%;对美国出口333万条,减少2.9%;对拉丁美洲出口282万条,减少15%;以上三地合计占同期福建省轮胎出口总量的62.2%。此外,对日本出口196.6万条,增加17.5%;对非洲出口193.2万条,增加33.5%;对以上两地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今年前7个月我省轮胎出口虽总体保持小幅增长,但从4月、6月和7月份的数据看(与去年同期出口量相比分别减少2.3%、减少5.4%和减少2.7%),出口乏力。主要由于当前国际天然橡胶等原材料、原油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内轮胎同行竞争日趋激烈,轮胎行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再加上汽车销售增速放缓,轮胎行业的发展压力加大。轮胎行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上涨,削弱出口竞争力。由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造成轮胎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企业纷纷上调轮胎价格。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8月2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44家会员企业在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2.4%的情况下,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了14.2%。行业整体利润率已降至2%。2010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一路走高,至今年高峰时直逼3.9万元/吨,涨幅超过了140%。据调查显示,1~7月,特别是7月,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价格大幅上涨。其中,7月丁苯橡胶1502(非油级)采购价格为32500元(吨价,下同),丁苯橡胶1712(充油级)为28900元,顺丁橡胶9000为334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丁苯橡胶价格上涨近1倍,顺丁橡胶价格上涨约70%。再加上海运费、生产动力及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令长期以来行业积累的成本优势遭到明显削弱,国内品牌轮胎价格的上调幅度在5%-8%,削弱了出口竞争力。
(二)轮胎出口承载越来越多的贸易技术壁垒压力。在美国轮胎特保案对我国轮胎行业出口的伤害还未完全“愈合”之时,阿根廷又决定结束对我国产轮胎的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征税的最终措施。其中,对旅游用车轮胎征收23%的反倾销税,对农林用车轮胎征收10%的反倾销税,对公共汽车和卡车用轮胎征收17%的反倾销税;另对特定型号的子午线轮胎暂缓征税6个月。上述措施于2011年6月22日起生效,有效期2年。此外,欧盟委员会也于近日出台了相关的轮胎标签法规——EC1222/2009,自2012年11月1日起,要求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胎、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出轮胎的燃油效率、滚动噪声和湿抓着力的等级。该法规是继欧盟REACH《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对轮胎中使用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限制后的再次严格的设限。作为我国出口轮胎的重要市场,欧盟这一连串针对轮胎行业的法规的施行,将会对我国对欧盟的轮胎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建议:一是鼓励企业收购外国企业、专利和品牌,建立自主品牌营销网络体系;二是密切跟踪国外最新市场准入及技术标准的推出和实施进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规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支持国内骨干企业重组与并购,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规模优势的大型轮胎企业集团,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