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上海关区累计进口矿物肥料及化肥(以下简称化肥)1.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69.6%;价值876.4万美元,下降44.6%。
一、今年前7个月上海关区化肥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7月份当月进口量同比自去年12月底以来首次由减转增。今年以来,上海关区化肥单月进口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前6个月当月进口均未超过2000吨,同比连续呈现减少。7月份当月,化肥进口量有所反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首次突破5000吨,达到5250吨,同比增长1.5倍,自去年12月以来同比首次由减转增。
(二)几乎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今年前7个月,上海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化肥1.2万吨,几乎占同期关区化肥进口量的全部。
(三)逾9成自欧盟进口。今年前7个月,上海关区自欧盟进口化肥1.1万吨,减少5.4%,较同期关区化肥进口整体减幅低64.2个百分点,占同期关区化肥进口总量的92.3%。此外,自去年同期第1大进口来源地的俄罗斯进口萎缩至零。
(四)集体企业进口大幅减少。今年前7个月,国有企业通过上海关区进口化肥6352吨,激增1.2倍,占同期关区化肥进口总量的54.6%;集体企业进口5204吨,减少85.1%,占关区化肥进口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1.3%下滑至44.7%。
(五)主要类别复合肥进口量减价扬。今年前7个月,上海关区进口复合肥1.1万吨,减少69.6%,占同期关区化肥进口总量的97.9%,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717.2美元,大幅上涨77.2%。此外,尿素进口198.6吨,减少32.2%;氯化钾进口23.5吨,增加1.2倍。
二、今年前7个月上海关区化肥进口量减价扬的主要原因
(一)原材料价格上扬和国际粮食产能预增助推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一方面,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原料成本上升,进而推动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原油作为化肥的上游产品,是影响化肥价格的主要因素。由于上半年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原油产能遭受影响,从而推动原油价格上涨,纽约油价曾一度拉升至每桶115美元的高位。另一方面,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催生粮食种植面积和化肥需求增加,进而拉动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受恶劣气候频发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在去年下半年快速上升的基础上继续上涨。1-6月,国际市场粮食现货、期货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和37%。受此刺激,各国将逐步加大粮食种植面积,进而增加化肥需求。伦敦国际谷物协会预测今年全球小麦种植面积将增长3.1%。国际肥料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全球肥料需求将增长2.5%,达到1.764亿吨。
(二)化肥价格高涨和前期国内旱情抑制国内进口需求。一方面,化肥价格上涨过快抑制农民用肥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国化肥市场价格明显上涨。据广东省肥料信息网点调查统计显示,7月初广东省进口复合肥价格升至每吨4605元,同比上涨735元,处于2009年以来最高位。由于化肥价格上涨过快,农民购肥施肥量明显下滑,尤其以高档复合肥最为严重[5]。另一方面,今年前期国内多地爆发旱情也导致化肥施用困难。年初山东、河南等地区旱情严重,影响北方春耕用肥需求。4月份以后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情,也影响了南方水稻用肥需求。国内化肥需求受限,导致经销商购货热情受挫,进而影响化肥进口。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一)钾肥进口合同涨价可能导致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由于我国钾资源不足,钾肥自给率较低,目前我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钾肥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钾肥市场价格受国际钾肥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6月底我国两大钾肥进口商中化、中农集团与白俄罗斯BPC、加拿大Canpotex商定下半年大合同价格为每吨470美元,与上半年每吨400美元的价格相比上涨17.5%。由于我国钾肥对外依存度较高,合同价格上涨将直接加大粮食生产成本,导致粮食销售价格上涨,增加我国控制通胀难度。
(二)国内运输瓶颈加剧削弱我国钾肥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氯化钾基础储量仅占全球2%,目前钾肥年产量为400万-500万吨,已基本达到最高产能,仅能供应国内钾肥需求的一半左右。我国钾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和新疆两个地区,其钾肥产量占全国的95%。盐湖集团公司氯化钾日均产量约1万吨,由于铁路运力配置受限仅能运输6000吨左右,企业只能以运定产减少库存。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反映,受铁路运输影响,截至今年6月底青海地区钾肥积压量180万吨,新疆地区钾肥积压量18万吨。我国钾肥增生产面临运输瓶颈不利于不利于提高钾肥自给能力,进一步加剧我国钾肥受制于人的局面。
为此建议:一是建立钾肥淡季战略储备机制,控制钾肥进口成本,提高国内钾肥市场价格调控能力;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提升钾肥资源控制能力;三是加强钾肥铁路运力资源配置,加快国产钾肥流通速度;四是密切关注化肥市场价格动态,加强价格调控,避免化肥价格过快上涨给下游农业生产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