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进口依存度正在挑战国家能源安全。“2015年、2020年国内石油需求将达5.5亿吨、6.5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2%、68%。”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原副总裁曹湘洪在近日召开的一个论坛上预测。
2010年我国原油加成品油净进口量为2.49亿吨,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5.6%。国际能源署IEA早前预测,“中国原油需求增速未来若保持不变,203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或将超过80%。”
1993年开始,我国石油消费量超过产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石油进口量大幅攀升。2003年,我国石油净进口超过1亿吨,2009年石油进口超过2亿吨大关。
反观国内石油产量已进入高峰期,未来产量虽有小幅增长的可能,但总体以稳定为主。
中国工程院专家研究称,目前我国已开发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和储量高采出程度”阶段,大多数主力油田已进入产量递减期。全国原油产量综合递减速度达5%~6%。如果没有新储量投入原油产能建设,我国每年原油产量净减少1000万~1100万吨。
曹湘洪说:“未来,国内石油产量将维持在2亿吨左右水平,增加的原油消费主要靠国际市场获得,而国际市场可增加的原油供应以含硫、含酸重质原油为主。”
曹湘洪所做预测显示,若“十二五”平均经济增速为8%,2015年国内成品油需求3.24亿吨;若“十三五”经济增速为6.1%,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达3.95亿吨。从预测结果分析,到2020年,我国年均成品油需求绝对量增加值都在1500万吨以上,相当于每年必须有2个4000万吨级炼油厂投产。
一位国家能源局官员对记者说,其最为担心的是能源安全问题。“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能源消费还会不断增长,能源保障存在巨大压力。此外,煤炭、油气储备能力不足,能源对外依赖性大。”
近年来,国家高层不断开展“能源外交”战略,启动西北、东北、西南、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铺设中亚、俄罗斯到中国的油气管道。
但中国能源外交道路并不平坦,石油进口格局并不乐观。
根据海关统计,2010年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苏丹等仍是中国石油进口来源的最主要国家。这些国家集中在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必须通过海上运输才能实现,马六甲海峡是石油进口的必经之路,也是能源安全的咽喉。
《石油战争》作者、地缘政治学家恩道尔认为:今天中国的软肋是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容易受制于国外。
多位能源战略研究专家建议,我国必须改变依赖中东、非洲进口石油的局面,形成以中东、非洲、南美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多个区域及部分重点国家并举的形势。
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建议,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应该设置安全上限,最好控制在60%,最好不超过65%,缺口可以发展石油替代来弥补。进口总量尽量不超过美国,避免成为世界石油市场关注和攻击的焦点。
中国工程院专家说:“如果石油增长速度过快,意味着争抢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市场份额,容易引发市场的过度反应和价格大度波动,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未来应根据需求发展、酌情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规模和类型,同时注意储备库选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