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跌9.7%至1249万TEU,集装箱经香港中转量持续萎缩。
全球航运业不景气,作为小而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加之来自内地港口的竞争,香港港口业务受冲击不小,预期还将持续低迷。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上半年,香港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1840万吨,同比下跌13.4%。因季节性调整,二季度,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环比上升4.2%。
集装箱吞吐量续降
香港港口主要包括集装箱码头、内河货运码头、中流作业区及公共货物装卸区,其中葵青集装箱码头处理集装箱量占比超过70%。
一直以来,香港港口都以高效的运作效率抵消其高成本,本就受地域限制的香港港口缺少支撑运作效率再提高的后勤用地。此外,加之内地港口的崛起,及其以低成本运作吸引远洋船舶直接靠泊,香港港口的货量被分流。今年截至5月底,抵港集装箱船共29258艘次,自2013年以来连续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连年下跌。
去年,香港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07.3万TEU,同比下跌9.7%,不及宁波舟山港,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5位。今年以来,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下降,上半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919.5万TEU,同比下降10.3%。其中,葵青码头处理集装箱量724.6万TEU,同比下降9.2%;中转集装箱量大幅下降13.4%至194.9万TEU。前8月,香港港口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249万TEU,同比下跌9.7%(见表1)。
在区位上,珠三角区域港口是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最直接竞争对手。据悉,目前广州港股份公司上市工作正稳步推进,有望于明年完成。广州港上市后,珠三角区域港口基本上完成在资本市场上市,周边港口资源也有望得到整合。整合资源后珠三角区域内部运输成本更低,内地贸易进出口企业未必再会通过香港运输,香港港口业务将再次受到冲击。
航运保险基本稳定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国际船舶融资中心,为全球船东理想的船舶注册地。香港海事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在香港注册的船舶数量达2509艘、1.0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1%和7.4%。香港是全球第四大商船注册地。
长期的航运业发展,及航运业在香港的高度集聚,使得香港的航运保险业务不断扩展。全球主要的保险机构均在香港设有办事处,其中包括国际集团协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以便经营保险业务和处理索赔。
根据香港保险业管理处的数据,截至6月底,在香港获授权承保船舶保险的企业共84家,其中52家注册在香港。近年来,香港获授权船舶保险企业承保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业务质量有所改善,去年毛保费和净保费分别为25.31亿港元和17.33亿港元,增幅同比分别达到25.3%和33.4%,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前3月,毛保费和净保费分别为16.17亿港元和6.64亿港元,同比分别为+13.5%和-35%;承保利润增至1.27亿港元,2013—2015年分别实现承保利润3510万、9940万和-1.07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