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挪威海事业经历了艰难惨淡的一年,闲置船舶数量从0增至100艘,7300人因此失业,预计今年失业人数还将增加4000~4500名。
挪威地处欧洲西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面被北海、挪威海和巴伦支海环绕,海岸线长达2.8万公里,沿海岛屿众多,被称为“万岛之国”。但挪威大部分国土为山地和峡湾,自古以来对内对外交通主要通过航运方式实现。一直以来,挪威在世界航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挪威的“经济神话”曾让全世界羡慕不已,尤其自上世纪60年代在大陆架发现油气资源以来,多年来挪威经济表现强劲。但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超低位运行,坐临蓝海的挪威开始惆怅,挪威“经济神话”也有偏离正轨之嫌。
去年,挪威与国际上其他航运国家一样,渡过了艰难惨淡的一年。挪威船东协会发布的《2016年海事展望》显示,去年,挪威闲置船舶(包括石油钻井平台)数量从0增至100艘/台,7300人因此而失业,预计今年失业人数还将继续增加4000~4500名。
2014年,挪威海事业共创造价值2740亿挪威克朗(克朗),同比增幅达9%;去年同比回落3.3%至2650亿克朗,为2009年以来首次下跌;静态发展视角下,今年或进一步滑落至2570亿克朗。
现代化渔船建造成为挪威造船业的新亮点
船队价值全球第六
挪威海事业国际化程度高,对海外市场极为依赖,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其现实发展。挪威船东协会首席执行官Sturla Henriksen称,挪威奉行市场自由化经济体制,当前历史性的低利率水平和原材料价格制约全球经济发展,挪威海事业发展也深受牵连。
在此背景下,挪威船队价值坚守全球第六的行列,年初船舶价值达72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5%,位于日本、希腊、中国、德国和美国之后。2001—2015年,全球船舶价值自4370亿美元增至1.33万亿美元。
作为海事大国,挪威曾拥有世界第三的国际航行船队。2002年以后,挪威船队在全球的份额有所下降,按吨位计,去年挪威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十,按船舶数量计位居第七。但在海工领域,挪威可谓佼佼者,挪威船东拥有的海工船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细分来看,挪威船队中,海工船占比较大,去年海工船价值达到260亿美元,占挪威整个船队价值的36%,较2005年大幅增长77%;其次为化学品船和LNG、LPG等液化气船,占比分别为13%和10%(见图1)。
根据挪威船东协会数据,截至1月底,挪威船东控制的国际船舶共1724艘、4000万DWT。其中,悬挂他国旗帜的有975艘;悬挂挪威旗的有749艘(214艘为按挪威传统船舶登记制度登记;535艘为按挪威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登记)。上述船舶中,海工船612艘,占比35%。去年,挪威船东控制的船队在全球共运输货物约15.7亿吨,其中约12.8亿吨货物在挪威以外港口卸货。
年初,挪威船东的船舶订单共计149艘、700万DWT,其中51艘、200万DWT由中国船企建造。其中3/4的船舶订单将集中于今年交付,剩余将在明后两年交付。
按船舶数量计算,中国是挪威船东最重要的船舶来源国,挪威船队约1/3的船舶由中国船企制造。据中国进出口银行统计,中国船企的订单中,挪威为国外第二大船东,是中国最重要的船舶出口国。
与去年相比,挪威船东的新船订单量和价值分别下降15%和8%。对此,挪威船东协会顾问Hakon Smedsvig向记者表示,当前航运状况下,依据市场需求情况,船东已着手对运力进行管控,与此同时,挪威船队也寻求多样化发展,布局化学品船、LNG船和LPG船等高端市场,以增加海事业创造的经济价值。
海工市场偏离正轨
挪威相关机构对海事业有专门的定义:拥有、运营、设计、建造各种类型的船舶及其他浮动平台,或提供相关设备及专业服务的业务。具体来看,挪威海事业包括四大细分领域:船东、海事服务(技术服务、金融和法律服务、贸易、港口和物流服务)、造船厂和海事设备(船舶设备、海洋工程船及平台设备、渔业捕捞及水产养殖设备)。该四个市场协同促进挪威经济繁荣,提高民生福利,其中船东为海事业贡献的经济价值最大,占比达58%(见图2)。
挪威海岸线地带均有海事产业分布,几十年来,一些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了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众多海事相关企业均布局在一个小时车程内。海事业在挪威西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尤为重要,记者首站便登陆了位于挪威西海岸的港口城市——奥勒松。
奥勒松位于默勒鲁姆斯达尔郡,海事业占当地经济的比重超过30%。这里聚集了220家国际领先的船东、造船企业、海事设备供应商以及评级机构、设计企业、船舶经纪人、金融保险企业等海事服务机构。此外,海事业在西海岸的霍达兰郡和罗格兰郡,南海岸的西阿格德尔郡和东阿格德尔郡所占经济比重也均在20%左右。
Nyborg AS是奥勒松一家提供海事设备的供应商,已进入中国市场多年。Nyborg AS营销总经理龙永生向记者介绍,默勒鲁姆斯达尔郡是挪威海事业占比最大的地区,2014年相关从业人员达1.7万,创造经济价值700亿克朗。在这里,船企贡献了当地11%的GDP份额,挪威最大船企Kleven船厂和芬坎蒂尼下属VARD船厂均选址于此。知名船舶配件制造企业罗尔斯—罗伊斯船舶制造公司也位于此地,年营业额高达100亿克朗。
除此之外,奥勒松还是全球领先的海工产业集群地,聚集了75%的世界领先海工船舶设计企业,当地船东控制了全球40%的高端海工船舶。
从某种程度上讲,挪威在海事服务方面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世界各地,其代表性企业挪威船级社(DNV GL)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立500家办公室。目前入级DNV GL的船舶总数约13000艘,近2.7亿总吨,相当于全球船舶总吨位的21%。挪威船东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海事服务创造的经济价值占整个海事业价值的20%。
更为重要的是,奥勒松拥有挪威海事技术的创新孵化基地——挪威海事技术中心,为挪威海事业提供源源不断、持久不衰的活力。
在挪威海事技术中心,有一群对海事业绝对忠诚的人员,他们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他们为自己祖国在海事领域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挪威海事技术中心人员KAJB. Westre向记者展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船舶驾驶台模拟舱,这是一套船舶驾驶操控智能化系统,依靠触屏、手势、声音,颠覆了传统的船舶驾驶理念和操作手段,可对海上作业进行事先模拟,并提供相应技术手段辅助解决,还可对船员进行模拟训练。
挪威海岸线长、海浪大、气候恶劣,对安全的重视使挪威海事业在造船、海洋工程及船舶配套等领域确立起世界级领先地位。挪威生产的海事设备约90%对外出口,占整个海事业所创价值的18%。
此外,在挪威聚集了一批专业的进行海上营救、提供海洋污染治理方案的专业企业。挪威是世界上唯一具备最完整海事产业链的国家。
几十年来,近海石油工业已经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油气开采为挪威海事业贡献了绝大部分价值。但当前的低油价对重度依赖海工市场的挪威海事业形成冲击,2014年挪威船队中70%的新交付船舶为海工船舶,而去年这一比例降至30%。
远洋渔船成造船业亮点
挪威有50多家具有国际竞争力、技术先进的中小型船企,以高工艺水平造船著称,奥斯陆、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是重要的造船基地。挪威造船业主要致力于船舶维修和专用船舶制造,目前,挪威船舶超过九成来自海外船企,本土船企仅提供约9%的船舶,且主要生产技术含量高的海工船、化学品船和液体运输船。
随着海工船等制造成为技术密集型工程,劳动力成本成为挪威造船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2014年开始,挪威船企更加倾向于模块集成组装业务,一艘在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完成钢结构建造后,运输至挪威国内进行更复杂的装配工程。至今,挪威船企依旧保持着这种“异地造船”的制造方式。
对此,VARD造船厂执行副总裁Holger Dilling认为这种“共享合作”的造船模式可以更加合理地根据船厂的建造能力、时间安排和价格水平统筹生产,但他坦承该种造船方式也存在诸如物流运输、财务管控等方面的风险。
记者调研挪威船企获知,挪威造船业亦面临融资方面问题。挪威政府和国内的金融机构一直以来很乐意提供帮助,但通过融资租赁模式进行融资的现象并不常见。
对海洋倾注了太多热情的挪威,在此次航运危机中,承受着诸多打击,尤其是造船业。
来自挪威船东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来自海外船东的船舶订单已几近停滞,去年挪威船企仅接获27艘船舶订单,今年截至目前为13艘。挪威船企以海工船建造为主,但伴随着海上石油开采活动的减少,2010年至今挪威造船业接获订单量一直维持在两位数(见图3)。
VARD造船厂为全球领先的海工船和特种船设计制造厂,在挪威、罗马尼亚、巴西和越南经营10家船厂。去年,VARD造船厂共交付12艘船舶。其中,平台供应船5艘;三用工作船1艘;水下施工船3艘;特种船3艘。根据VARD造船厂去年财报,去年录得营业收入113.1亿克朗,同比下降13%;录得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3.21亿克朗(2014年为4.29亿克朗)。
Holger Dilling向记者表示,全球船市不景气,挪威亦难以幸免。海外市场的订单数量急剧下降,甚至还有很多撤单。但目前来看,VARD造船厂仍有不少手持订单,未来也将拓展除海工船以外的船型。近几年,伴随着挪威水产养殖业和渔业运输业的发展,先进的远洋渔船成为挪威造船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此外,邮轮制造也将成为VARD造船厂的重要分支。
拥有全球最完整海事供应链的挪威,面对行业强压和低潮,依然以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为唯一目标。Sturla Henriksen表示,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挪威依旧坚信能拥有一片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