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平稳 货量增速放缓
作者:王明志 赵珂
上半年回顾
经济增长同比持平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中国通过各级政府积极的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使得国民经济运行继续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各项改革卓有成效,三省一市国内生产总值75071.5亿元,同比增长9.76%,占全国比重为25.29%,同比减少0.13%。其中,上海市11887.00亿元,同比增长7.0%;浙江省19281亿元,同比增长8.3%;江苏省33926.9亿元,同比增长8.5%;安徽省9976.6亿元,同比增长8.6%。三省一市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改革红利、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共同作用使得主要生产指标增速同比有所上升。
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115316亿元,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65722亿元,同比增长0.9%;进口49594亿元,同比下降15.5%。贸易顺差161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328亿元增加一倍有余。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40954.33亿元,同比下降3.48%,外贸总量占全国35.51%,同比增长1.37%。其中,上海市13259.11亿元,同比下降3.4%;浙江省10099亿元,同比下降2.5%,;江苏省16276.86亿元,同比下降3.9%;安徽省1319.36亿元,同比下降10.5%。
货物周转小幅下降
上半年,全国水路运输受经济下行影响,增速同比有较大下降,完成水路货运量29.21亿吨,同比增长3.3%,增速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44308.7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增速同比下降18.7%。
长三角地区水路运输是全国经济和水运的龙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4.96亿吨,同比增长1.25%,占全国比重为51.21%;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18920.2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21%,占全国比重为42.7%。其中,上海市完成水路货运量24126万吨,同比增长3.5%,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9454.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4%;浙江省完成水路货运量34384万吨,同比降低2.7%,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3835.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7%;江苏省完成水路货运量34789万吨,同比下降4.69%,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891.5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1.72%;安徽省完成水路货运量56312万吨,同比增长12.9%,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738.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2%。
货物吞吐增速放缓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6.7亿吨,同比增长2.6%。其中,沿海港口39.4亿吨,同比增长1.6%;内河港口17.4亿吨,同比增长5%。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80亿吨,同比增长2.06%,增速同比有所回落,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比重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为34.92%。长三角地区港口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体制改革与创新有最根本的推动力。
上半年,上海市完成货物吞吐量3.58亿吨,同比降低6.37 %。上海市紧密围绕体制改革及创新的主题,进一步加快自贸区扩区及制度建设,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并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主题中去,利用不断积累的人才队伍、日益深厚的港航服务体系、完善金融和法律体系,进一步巩固上海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地位。
浙江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发展海洋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新增长点,深入推进嘉兴滨海港产城统筹试验区发展,加快海河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临港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半年,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95亿吨,同比增长1.2%。
江苏省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加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全方位对接互动,推动内贸与外贸、进口与出口、“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促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的提升。上半年,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75亿吨,同比增长4.42%。
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1亿吨,同比增长4.14%。
长三角地区各个港口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明显,港口负增长情况蔓延扩大,增速最高的是马鞍山港为28.05%,增速超过10%的港口有苏州港、马鞍山港、芜湖港、铜陵港(见图1)。
外贸货物吞吐微跌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7.8亿吨,同比降低0.6%。其中,沿海港口16.1亿吨,同比降低1.2%;内河港口1.7亿吨,同比增长5.6%。
上半年,长三角主要港口受经济下行影响,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6.05亿吨,同比下降2.05%,由增转降且降幅明显,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比重为33.99%,下降幅度不大。其中,上海市1.86亿吨,同比下降4.93 %;浙江省2.25亿吨,同比下降2.17%;江苏省1.86亿吨,同比增长1.42%;安徽省0.08亿吨,同比增长4.51%。
江浙沪仅有5个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加,而安徽省各港口均涨幅明显。其中,湖州港、苏州港、扬州港及安徽各港口涨幅超过10%;台州港、温州港、连云港港、镇江港、常州港跌幅超过10%(见图2)。
集装箱吞吐稳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72.8万TEU,同比增长6.1%。其中,沿海港口9210.2万TEU,同比增长5.6%;内河港口1062.6万TEU,同比增长10.5%。
上半年,长三角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平稳增长,完成3757.14万TEU,同比增长6.83%,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比重达到36.57%。其中,上海市1802.77万TEU,同比增长4.43%,增速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浙江省1148.1万TEU,同比增长8.88%,增速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江苏省761.12万TEU,同比增长6.04%,增速同比增长19.52个百分点;安徽省45.16万TEU,同比增长69.39%。马鞍山港增幅最大,为117.31%;江阴港、温州港、连云港港出现下降态势,江阴港下降幅度较大为16.83%(见图3)。总体上长三角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状态。
下半年展望
今年,世界经济依然严峻,希腊危机和原油持续低迷牵动着全球经济走向。总体上看,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低于预期,还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平稳运行,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为7.1%左右。航运市场形势也随着经济的企稳有一定的好转,整体下行趋势将得到缓解。预计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持平,或略有小幅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8万亿TEU。
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仍然在全国举足轻重。预计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全年货物吞吐量将小幅下降至32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将保持在12亿吨左右;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7200万TEU。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仍将保持世界第一,有望完成3600万TEU,继续保持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