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三大港口转型升级“齐步走”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5-15 9:40:00 中国水运报

导读:当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海洋强国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正在加速实施,港口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记者 赵虎 见习记者 陈俊杰

  当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海洋强国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正在加速实施,港口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但在国际国内海运需求量保持较低水平,港口发展速度开始放缓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等因素对港口集约式、创新型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港口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在江苏进行区域港口发展一体化试点调研时表示,港口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港口取得快速发展,但港口专业化水平、差异化发展程度以及规模化发展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把握新常态下水运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定位港口功能,优化港口布局,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代港口服务管理体系,推动港口转型升级。

  为此,各港口纷纷抢抓战略机遇,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发展。

  1

  青岛港:

  建设智慧港口 打造世界一流强港

  近年来,青岛港不断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着力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加快港区转型升级,建设智慧港口,促使港口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据了解,青岛港2014年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68亿吨,同比增长4%;完成集装箱1658万标箱,同比增长6.8%;实现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20%。

  站在“互联网+”的潮头上,青岛港紧紧抓住互联网给港口带来的巨大变革机遇,积极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的应用,加快推进港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持续促进信息化与港口生产、服务、管理各环节全过程融合,全面提升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与水平。

  引入“互联网+”战略的青岛港,正积极探索港口信息产业化发展新模式,逐步打造“网上港口”。利用这一深度信息化手段,青岛港完成了从物流“装卸工”向全程物流组织者和提供商的华丽转型,一个智慧型港口正逐步形成。

  以互联网信息化为脉络,青岛港着力构建集装箱、干散货、油品、件杂货等四大综合物流体系,完善保税仓储、期货交割、破碎筛分、配煤配矿等增值服务功能,加快推动港口由单一装卸仓储服务功能向多元化增值服务功能拓展。

  依托物流体系的建设,青岛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内陆港布局,先后在山东临沂、东营和淄博、河南郑州、新疆布局内陆港,把青岛港物流优势注入到内陆腹地。同时,青岛港加快发展海铁联运,统筹各物流要素和资源,大力发展货运代理、场站业务,打造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门到门”运输新模式。2014年,现代物流和增值服务创利同比增长24%,已经构建起低成本、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正加快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

  与此同时,青岛港在董家口新港区建设深水泊位,全面打造传统码头装卸的新优势,并在前湾港区启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建设,将通过实施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生产,实现码头无人化作业,进一步提高装卸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在加强自身建设之时,青岛港还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请进来、走出去”,与马士基、地中海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实现资本合作,成立40家合资公司,2014年落地合资项目22个,投资总额94.4亿元,为港口生产发展提供了项目和资金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青岛港正在积极主动融入海运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内部改革,全面加快转型升级,不久的将来,一个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就会出现在世人眼前。

  2

  宁波港:

  以“三化三型”为重点 加快港口转型升级

  谈及宁波港口转型发展之路,宁波港一位负责人表示,港口转型升级发展要走创新环保之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发展多元化经营,对接国际港口发展趋势,要以“三化三型”(指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效益质量型、绿色环保型、创新引领型)为重点,加快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数量、速度的粗放型港口向量质并重的“集约型”港口转变,由传统的装卸型港口向“现代物流型”港口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宁波港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2014年,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39亿吨,其中港外码头完成1.34亿吨,占公司总量的24.79%;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091万TUE,其中港外码头完成235.69万TEU,占公司总箱量的11.27%,同比增长12.6%。“这些成绩得益于我们不断推动的港口转型战略。”该负责人说。

  近年来,宁波港顺应港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港口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需求的能力,赢得客户、赢得发展。在加快推进宁波本港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港外建港”,实施“走出去”战略。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宁波港先后与马士基、地中海、长荣、中海、中远、东方海外等航运巨头进行了合资合作,促使该港集装箱业务发展和箱量快速增长。2014年宁波港与这些公司合作共完成945万TEU,约占宁波港总箱量的50%。除此之外,宁波港还分别在嘉兴、台州、温州、舟山、太仓、南京等地合资新建或收购码头,并在绍兴、金华、义乌、上饶、鹰潭等地进行“无水港”布点,通过码头系统、“无水港”系统、运输系统、服务系统的全面对接和有效互动,构建了一个服务优质、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体系。

  同时,宁波港不断加强对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成立国际物流公司和国际贸易公司,“将来我们会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港口物流、商品贸易等业务,并向航运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领域拓展,推进产业升级、延伸、多元化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系列的变革,使宁波港经营领域不断拓展,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速度加快。一个码头经营业、现代物流业和资本经营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形成。宁波港将在此基础之上,全面推进理念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将节能、环保理念贯穿于港口规划、工程建设、生产作业、设备管理等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港口发展规划布局,集约利用港口岸线、陆域、水域等资源,优化配置人、机、物等各类生产要素,全面推进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经营高效化、管理精细化、效益最大化,将宁波港打造成“效益质量型”、“绿色环保型”、“创新引领型”的一流强港。

  3

  大连港:

  坚持五种理念 推动五个转变 建设“五型”港口

  “在新常态下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但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大港”和“强港”的本质区别。”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徐健说,长期以来,吞吐量一直是衡量港口发展的主要指标,处理好吞吐量和发展质量、效益的关系,是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大连港在经营上重视吞吐量,但不唯吞吐量而论,已经连续三年调低吞吐量预期。

  大连港通过开拓市场、丰富产品、创新盈利模式,发现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全面实施全员成本管理、降低损耗,消灭亏损企业;通过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新策划、新技术、新管理来实现资本、资源以及收益的倍数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等等举措使得港口经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营业收入、净利润、劳动生产率分别较2011年增长32%、57.6%、149%、205%、210%,收益增幅远远超过了吞吐量增幅。

  在保持吞吐量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大连港更加注重港口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利用几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互动有利时机,将大连港的发展与国家战略、区域战略有效融合,将物流服务、贸易平台、金融体系有效整合,推动港口装卸升级至全程物流服务,再升级至供应链经营服务,打造完整的港口产业体系,冲破了低层次、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不断开创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蓝海”。

  徐健告诉记者,得益于坚持提质增效、稳中求进、临港经济、系统集成、改革创新理念,大连港已经实现了港口由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由速度优先向素质优先转变;由自我发展向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发展转变;由简单的生产能力扩张向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我们要立足于五个转变,加速推进‘五型’港口建设,积极践行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推动港口由‘大港’向‘强港’迈进,将大连港建设成国际型、产业型、功能型、智慧型和生态型港口。”徐健如此说到。

  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大连港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往来,目前正在全面实施“产业兴港”战略,新开发的太平湾港区被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同时,大连港不断强化系统集成,促进港口功能的整合提升,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布局,打造“互联网+港口”的运营典范,并把绿色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维护、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真正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港口。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