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处获悉,该中心近日发布《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过去的2014年是全球港口加速产业调整、优化运营模式的转型之年。
报告称,年内,与国际大宗散货贸易增速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高附加值商品贸易为依托的集装箱海运量的快速增长,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成功反超货物增速,有望拉开全球港口商品贸易的“新常态”。
全球港口吞吐量逐渐步入“慢车道”
报告称,2014年,全球经贸依旧复苏缓慢,尤其受亚太等地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建设投资和生产制造需求减弱,以及能源、矿石等散货贸易下滑影响,全球港口总体增势趋弱。
年内,全球主要港口增速由上年度的5.1%回落至4.3%,全年吞吐量增速呈“微笑”曲线走势。贸易结构的转变加速全球港口进入“稳增长”的低速发展通道。
全球各区域港口均维持扩张态势
报告称,欧洲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和财政政策的中性化发展为工业活动及商贸往来提供稳定支撑,得益于此,其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上涨3.7%,增速创近年新高。
美洲地区经济平稳运行,其主要港口年内同比增长3.6%,较上年度再次提升1个百分点,延续增幅扩张态势,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增强国内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品的进口需求,对港口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而亚洲地区主要港口年内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至4.2%,且大部分港口仅维持个位数增长。
此外,澳洲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较上年度有所收敛,但依旧维持9.1%的高位运行,其中铁矿石输出的持续高涨是其主要动力;非洲主要港口年内增速再次回落,仅实现1.6%的涨幅。
中国港口生产形势明显放缓
报告表示,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2亿吨,同比增长4.8%,增幅虽较上年度回落4.1个百分点,但各月表现相对稳定,基本在2%-9%的范围内维持正增长,增幅波动明显小于往年同期。
其中,上半年港口吞吐量增长动力主要源自进出贸易的良好发展,而下半年由于汇率波动加剧和国际市场需求萎靡,外贸驱动力逐渐减弱,转而由内贸货物提供支撑。
全球港口干散货表现分化
报告指出,尽管国际干散货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现象,煤炭、铁矿石等大宗散货市场价格一路低走,但海上贸易及运输活跃度差异仍较大。
其中,受国际铁矿石低价刺激,中日韩等国进口需求居高不下,黑德兰等铁矿石发运港货量节节攀升,年度涨幅突破30%;而宁波-舟山、唐山、光阳等主要接卸港同样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内港口煤炭吞吐量依然高位运行。
另一方面,能源结构优化及环保要求日益苛刻,进一步抑制煤炭海运贸易的发展,去年全球煤炭海运量仅增长1.44%至11.98亿吨,澳洲、南非等煤炭主要出口地的发运量虽保持扩张,但增幅明显收窄。
而中国等主要进口国煤炭进口量也大幅缩水,上海、宁波-舟山、唐山等港口煤炭吞吐量增长趋缓。
全球港口液体散货先扬后抑
报告称,页岩气革命,以及产油国间的价格竞争致使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尽管中国等新兴市场纷纷加大石油进口量,但下半年受欧美油类库存高企、产油国减产等因素影响,油类货物交易明显回落,港口液体散货吞吐量也略显低迷。
其中,得益于“中国战略”和“商业囤油”的助力,新加坡及韩国港口油类货物处理量年增幅尚不足1%;欧洲液体散货需求更加萎靡,主要港口同比增幅仅0.2%。
预计2015年全球港口业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格局
报告表示,尽管全球经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美国“产业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欧洲金融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日本经济发展颓势显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增速开始下滑,以及地缘政治摩擦等风险或阻碍全球海运贸易发展。
但全球各大权威预测机构对2015年世界经济,尤其是贸易增长都显示出了较强的信心。持续改善的经贸环境使港口贸易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5年全球港口增幅仍将维持在4%左右。
2015年全球集装箱贸易有望持续扩张,干散货后劲不足
报告表示,经贸活动回暖,国际多/双边合作日趋紧密,无论是美国主导的TPP、TTIP等贸易合作深入,还是中国自贸试验区、中日韩自贸区等区域贸易环境的改善,都将直接有利于国际商品贸易提升,并以此带动集装箱贸易的发展,预计2015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有望继续维持在5%以上。
此外,年内BDI指数屡创新低,一方面反映运力过剩现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际散货运输需求的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等深层次压力,单纯投资型经济难以为继,因而矿石、煤炭等大宗物资的运输前景令人担忧,预计2015年全球散货贸易仍将处于高位,但增速将进一步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