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衡量全球商品航运市场费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已经连续12日出现下滑,虽然9月中旬经历了一波短暂反弹,但近期BDI指数非但没有延续上涨,而且重归弱势,较8月份高点更是跌去近50%,这一“风向标”不断下行,令市场打消了此前反弹的“幻象”,甚至担忧大宗商品可能将迎来一波凌厉的跌势。
通缩阴影笼罩全球
分析人士指出,在BDI指数暴跌背后,通货紧缩阴影仍笼罩全球,打击通缩“幽灵”的利剑不能入鞘。全球最大海运咨询机构Clarkson Plc曾预计,中国2015年的铁矿砂、煤进口量将增加6%,增速将低于2014年的8.7%。BDI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同时,航运、铁矿石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从全球资产的流动来看,BDI指数暴跌无疑从贸易角度反映了全球的通缩程度。目前我国乃至全球面对的通缩威胁,反映了全球经济体之间贸易结构以及内部分配结构的再平衡。”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院长叶燕武指出,新兴经济体通过廉价劳动力对自然资源进行初级加工,出口至发达经济体以换取高端产品,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部分经济体的劳动力和资源品对其他经济体的补贴。然而,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内部结构存在缺陷,引发循环崩溃,进而影响到金融和实体经济。
大宗商品暴跌对整体通胀水平造成了巨大的下行压力,低通胀则一直是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的标志。长期的低通胀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将需要维持,甚至加强其宽松立场,以免通胀预期恶化。
“来自进口和能源价格下跌的临时通缩力量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的通胀数据中变得更为普遍,”Bloomberg Intelligence首席美国经济学家Carl Riccadonna表示。另外,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全球工业领域深陷通缩困境,这将进一步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影响企业投资,反过来影响大宗商品需求,打压大宗商品价格。
大宗商品或将迎来一波凌厉跌势
8月初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相对低迷,加上当时市场对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升温,由此BDI指数触顶回落。在BDI数据下行的同时,10月的大宗商品市场仍然令投资者“心惊肉跳”。10月大宗商品价格与供需情况皆不理想,尤其在价格走势上受国内外因素影响,5月中旬至今,商品价格跌幅已达12.33%。业内专家预期,11月大宗商品市场或将继续阴跌,延续“第二浪”的下跌行情,BPI年内或跌破670点。2015年大宗商品的下跌幅度最终或将超过2014年。
大宗商品的进口压力日趋紧张。由于全球性产能过剩,大宗商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而价格持续走低。虽然铝、动力煤等多种商品出现价格倒挂——印尼5000大卡华南主港到岸价350—360元,而国内价格仅为330元,但中国已经习惯性扮演了大宗商品“消费者”、“买单者”的角色,大宗商品多年来几乎只进不出,在供需矛盾日益严重的当下,中国的东部、南部不仅成为全国大宗商品的主战场,甚至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战场。
BDI指数不断下行,反映了当前大部分国家经济仍不景气,依然处于复苏时期,业内人士普遍对大宗商品此轮反弹的高度存疑:首先,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还是没有变,这就意味着去产能还是主旋律。其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除受自身供需影响外,对于美国实际利率也是相当敏感,在美联储加息窗口开启前,大宗商品价格就难言企稳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