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中国国际海运年会上,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以CCFI指数作为参考,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转向平稳增长、美国逐步恢复但欧洲继续低迷,因此市场整体行情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要到2016年才会有逐渐回升至相对高位的可能。
11月19日,张页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少数几家媒体的采访,在回顾今年行业的重要动向的同时,进一步就其对2015年航运业的形势进行了阐述。
当天,BDI指数到了1306点,比前一天仅仅上升10个点。
BDI指数是航运业的重要风向标。但过去六年来,这一指数一直维持在较为低迷的位置。以最近十五年的历史数据为参考,1306点相当于2008年底金融危机时的行情,稍微好过世纪之交时的低迷。
如今,行业即将进入金融危机后的第七个年头。而上海航交所是唯一一家国家级航运交易所,其编制的中国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CCFI)等运价指数发布以来也逐渐获得了行业认可,因此航交所对于来年行业走势的判断也备受关注。
在他看来,由于已经长期低迷,且明年不可能出现高速增长,因此明年航运企业将出现不少新的气象,包括海运业顶层设计和“两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作用、运价长期低迷导致的航运企业销售形态的变化、四大联盟形成后运力配置的新业态,以及在这些总和因素推动下,企业会如何迈出资产投资和运作分离的步伐,从而转向更专业化的业务模式。
“正是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明年海运业会出现一些革命性的变化。”张页进一步表示。
航运政策的“新常态”
“航运业必须去考虑新常态,明年希望能有跨越式和高速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一开始,张页就给出了这一基本判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7.4%,经济转入平稳增长已经成为现实。
“如果航运业的运营有个公式的话,如果其中的常数是运力、人员、油价等,过去赚钱是由于经济、投资等一直都增长,即使不投船,即使不加强管理,收入也在增加。”张页分析,“但是现在经济增长变成常数了,所以大家就必须去考虑其他因素。”
今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支持航运企业、造船企业的措施,首次为海运业进行了顶层设计,过去两三个月来在全球航运业引起不小的反响。“国外一些机构就跟我表示,很羡慕在如今形势下中国政府能够出台鼓励政策。”张页透露。
但国际海运业对拆船进行补贴等部分政策提出了异议,担忧其是否会加速行业运力过剩。在政策鼓励下,中远、中海等航运央企过去三个季度就在拆船的同时订造了一批新船。
“政府是希望借助于这样的机会,系统性考虑到各个行业的利益,带动投资,拉动就业,同时也考虑到了上游大宗商品的生产和运输。”张页分析,“并且拆船补贴政策是临时性的调剂,相信不会是长久的措施。”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今年又连续提出大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两带一路”)的建设,其进展也受到航运业的特别关注。
“要实现‘两带一路’的战略,航运一定会冲在最前面,杨部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提到过航运在其中要起到超过50%的作用。”张页认为,“明年的航运业态一定会随着‘两带一路’的相关布局去完成一些配套,比如会在投资的过程会去研究究竟会带来多少贸易的流向改变等,由此新的业态一定会出现。”
新业态:电商化与衍生品
而具体来说,张页认为可能会出现三方面的新业态:销售、成本和企业治理。
张页表示,很快在航运业将会出现零成本的电商平台,以适应去中介化的趋势。“航运服务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的,以前的航运业有太多的不透明的环节,今后船公司就如同在开淘宝店,提供直接对接大众的服务。”
几大航运央企已经在纷纷展开尝试。中海今年7月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打造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中外运与DHL达成跨境电商物流的合作。而11月12日,中远也和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方面展开合作。
在这样的逻辑下,航运业普遍存在的传统货代业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缩小。“电商平台会导致去货代化成为趋势。如同房地产中介一样,一定是会逐步消失。”张页给出判断,“当然,公共平台的搭建一定需要政策相对稳定的时期才能建成。”
张页还大胆地提出,由于船公司的服务会逐渐同质化,在电商平台的发展态势之下,船公司会加速去品牌化。
“我们现在看到班轮运输市场上的四大联盟最后会不会变成一个联盟?目前来看暂时不可能,但航运电商平台继续发展下去,未来客户订舱的时候可能就不看品牌,更没有联盟的概念,因为届时客户要运输一批货,只要在平台上选择自己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就可以了,而且完全可以做到门到门的服务。”
不过他也承认运价低迷的形势也并不会立刻发生改变,“目前行业的现状是成本为王”。在马士基大造3E级大船后,中海于11月18日接收了比3E级船更大的19000TEU集装箱船,目的都在于通过规模优势来控制成本。
“但成本控制总有极限的。”他预测,航运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探索使用航运衍生品的可能性,以金融套期保值等来对冲风险。
不过目前国企参与金融套期保值仍然面临政策限制。张页建议,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环境下,可以大胆考虑航运金融衍生品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尝试通过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等先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