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亚利服饰公司董事长陈明全感触很多。
前不久他到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考察市场,了解服装厂迁移的可能性,结果他暂否决了这个可能。
“2年之内不会搬,那边很不稳定,先在国内继续做好。”6月14日,他这样告诉本报记者其暂时的决定,不过,今年前5个月其公司的出口订单比去年下降了20%。
所以,其颇为感触,因为交通部6月14日傍晚公布的数字显示,5月部分沿海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比上月回升比较大,比如大连、宁波-舟山吞吐量增加了10%以上,上海、深圳也增加了6%以上。
为何陈明全公司的出口形势与国内整体形势不那么一致呢?这个问题也让陈思考了好一会,最后其得出了初步答案。
在其看来,5月份出口好转非意味着订单就转好了,部分原因是3月份企业正式开始生产完成去年的订单后,正好1个月开始交货,这导致5月份集中出口。
让陈更为感慨的是公司未来长期的生存问题,在其看来,未来的订单形势仍不容乐观,来自东南亚的竞争让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渐消失。
比如他在越南、柬埔寨和巴基斯坦考察发现,当地日均工人工资是3美元,而国内已经是这些国家的5倍以上,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加工制造业的优势或将逐步消失。
不过,乐观是中国商人的天性,“下半年的形势可能略为好些,欧美的经济不会坏到哪里去。”他说。
港口或并无实质性回暖
交通部公布的数字显示,5月中国沿海部分城市港口出口快速增长。比如大连、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分别增长了10.6%、11.2%;上海、深圳港口也增加了6.6%;广州港口增加了4.8%;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是增加了5%左右。
事实上,5月份沿海一些城市港口的集装箱吞吐比上月的确增速很高,以温州为例,2012年5月份,温州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2.18万批、8.62亿美元,同比批次、货值分别增长0.3%和5.3%,环比分别增长18.7%和24.9%。
其中鞋类出口货值3.8亿美元,环比增长46%;机电产品出口货值2.7亿美元,环比增长12.5%。
温州检验检疫部门轻纺处处长宋益国分析称,鞋类产品出口增速迅猛,46%的环比增幅,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市场出口的回暖。
本报记者查询海关数据亦发现,5月鞋类和服装,以及纺织产品出口,的确比4月份大增。比如纺织产品出口额增速是13.8%,鞋类、箱包、服装及其附件出口比4月份时额度分别增加了21%。
因此,部分乐观派认为外贸形势开始回暖,不过针对这些数字,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朱建海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认为尽管部分港口吞吐有些回暖,但是全年形势并不乐观。
朱建海进一步指出,若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能达到5%,就是很大的成绩,“5月份有些港口数字好,可能具有偶然性。”他对本报记者说。
比如,舟山港口吞吐增长迅速,和宁波港口一起统计时,增速或会增大一些,“还有像嘉兴的港口吞吐也很快,但是这些港口的总吞吐量仍不高,统计标准不一导致某些数据快,并不能反映整个形势好”。
陈明全也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以来的订单并不好。“后续几个月的订单并不理想。”他说。广州服装业协会和一家温州的鞋业公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认为订单并不是很好。
温州鹿城服装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也告诉记者,其实一季度完成的订单,是去年第四季度的,进入5月份,新的订单,比一季度要差,所以实质性的订单并无好转。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官方材料佐证,官方数据显示,1-5月中国服装、鞋类、纺织的出口额分别仅仅增长了2.5%、8.5%、1.4%,箱包出口额增速快些,也只是有10.9%。
而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尽管回暖,但相比去年而言,增速仍显放缓。
出口订单形势仍不容乐观
5月份的港口吞吐量的“逆袭”或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在一些专家和外贸从业人士看来,下一步的外需仍相对疲软,外贸出口订单仍不乐观。
交行分析师陆志明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反映外需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900点,相比2009年最低的800点左右而言,说明外需正在探底。
“因为下一步的出口形势不会太好,尽管下半年会转好,但不会有实质性太大的回暖”,这个说法颇有根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5月,制造业全国出口订单为50.4,环比值下降1.8个百分点。
从区域看,中、西、东北部高于50%;东部低于50%,陆志明因此认为,5月出口形势好转,主要与中西部比较好有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梅新育则告诉本报记者,需要注意新的订单形势变化,“比如过去广交会举办时,很多采购商是看好后马上下订单,现在是即使看好了,也要回去再根据形势下订单,这使得一些出口商感觉,订单形势非常不好”。
事实上,正是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竞争在下降,这导致这些产品订单并不太好,陈明全也同意这个看法。
他近期到东南亚国家进行了调研,他发现越南等地的劳动力成本太便宜,每日只有3美元,相比中国而言,只有1/5左右,“未来中国在服装、鞋帽等加工行业领域的竞争力会消失”。
在其看来,在国内最主要的是要发展具有品牌的内需产品。
而具体到针对劳动密集型产行业的出口,陈明全认为,国家需要尽快给出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出口退税尽管已经很好,但是补贴的是国外的消费者”。
其认为目前需要尽快下调增值税税率,其就建议将税率下降到13%,“这可能使得企业的负担能有减轻”。
而今年外贸出口也呈现了新的特征,尤其是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在增加,这显示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梅也指出,在经济不景气时,中国与一些国家争夺订单将更加激烈,但是中国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加上很多国家政治经济不稳定,因此整体中国的出口还有一定的竞争力。
不过,这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出口订单形势或仍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