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期陆续有新签船舶订单,如广船国际的中型油轮(MR)、江南造船的巴拿马型散货船、文冲的2200箱集装箱船等等,中国造船业接单量似有所回升,但市场基调并未回暖,实盘买家仍持观望态度。
三大船型价格仍将下跌
在总体需求疲软和观望的市场基调双重压迫下,船厂被迫不断调低报价,付款条件越放越宽。30/70已经不稀奇,20/80都出现了,船厂其实在垫资造船,对融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本期集三种主流船型的综合指数(CNPI)下挫0.4%,报909点,散货船综合指数(CNDPI)跌幅最大,报886点,比上期下跌了0.6%;油轮综合指数(CNTPI)微降0.1%,本期至950点;集装箱船综合指数报960点,下跌0.4%,连续两期保持显著的跌幅。
市场的兴趣仍然集中在中小型散货船,但成交价格却继续显著下跌;海岬型船出现过小量询价盘,但未能作实。从市场的前景看,淡水河谷的百艘Valemax型船建造传闻,对独立船东投资海岬型船的意愿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船厂一方面期待从淡水河谷的百船计划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担心政府封杀Valemax的行动是否会殃及池鱼,所以对这块诱人的“浮云”也不敢抱太多幻想。
油轮方面,本期出现了一些中小型油轮和加油船的订单,我们不认为是需求回升,而是正常需求的滞后反应。由于有价无市,大型船市场缺乏方向。
集装箱船市场的热门船型是支线型船,尤其是节能增效的改进型船舶。希腊船东LORMA在文冲订造的2200标箱船,是近期市场的热门话题,该船系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可大量节省燃油,航速也具有灵活性,但成交价可能低于2600万美元。3月30日报道的1700箱船,价格指数大跌1.24%至2630万美元,就预示著此类支线船价的下跌趋势。此间经纪预计,集装箱船造价将再下一个台阶。
向LEG/LNG转型
面对短期内不可能复苏的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市场,海工设备和特种船成了中国船厂的新希望。挪威船东IMS公司为订购4艘12000立方米级LEG/LNG船,4月上旬与中国的造船厂进行了协商,交付期为2014年以后,每艘船价略高于4000万美元。上海江南造船、江苏太平洋造船集团、江苏中航鼎衡造船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正在为获得这份订单而进行竞争。中航鼎衡与其他造船厂相比拥有LEG/LNG船的建造经验,2011年就曾给IMS公司建造过2艘12000立方米级同型船舶,目前该厂仍有四艘较小的(6500立方米)的同类型船正在建造中,因此该公司在此项目上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中国能够建造大型LNG的船厂只有沪东一家,正在为中国唯一的国企LNG船公司建造第6艘14.7万立方米LNG船。南北集团的其他船厂并无建造此类船舶的经验,倒是江都中航鼎恒、台州民营船厂五洲等中小船厂建造过小型的LNG船。它们的办法是用增压换温度,所以只能造小型的LNG船。可见,转型发展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技术、人才和资本的实力。而这三种实力的核心是人才,尤其是贯通船体、轮机、船电、热力学和材料学的通才。韩国造船的持续上升有赖于他们的三种武器:以质取胜、瞄准高端和韩元汇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