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运成绩单 运价与运力在作祟

www.jctrans.com 2011-9-21 13:32:00 中华航运网

导读:经历了去年短暂的扭亏为盈后,今年上半年中国主要航运企业的境况再次急转直下。截至8月31日,13家在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航运企业公布中期业绩,其中7家航企实现盈利,6家亏损,13家航企净利润总额更是-27.66亿元。这份糟糕的成绩单使得航运业“荣获”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表现最为糟糕的行业,众多投资者唯恐避之不及。

  中海集运资金流吃紧

  作为中国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及相关业务运营商,中海集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72亿元,同比减少12.9%;净利润为亏损6.11亿元,同比减少-153.8%,EPS为-0.05元。

  相比于中国远洋集装箱货运量的微升,中海集运集装箱货运量完成343.6万TEU,同比下降3.3%,营业利润率为-2.5%,同比减少12.5个百分点。

  分航线看,中海集运泛太线的货运量同比减少9.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9.9%%;亚欧线货运量同比减少11%%,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4.2%;亚太线货运量同比减少11.5%,营业收入同比上升5%。可见中海集运在货运量和收入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与中国远洋一样,中海集运在其它国际航线(包括大西洋)和中国内贸线均出现了货量和收入大幅攀升的现象,货量同比分别上升15.6%和5.8%,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上升34.6%和17.8%。

  中海集运在中报中表示,受去年全球各大航运企业对集装箱航运市场偏乐观情绪的带动,新增运力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集中交付,全球新增运力达78万TEU,约占全球运力的5.2%,其中大部分为超大型集装箱船。该型船的交付使长航线如欧洲及跨太平洋航线受到较大冲击,运价上涨乏力,加之欧美经济体需求不振,使整个行业出现下滑。正是在这种低运价、弱需求、高油价等多重负面因素叠加的影响下,中海集运国际航线运价上涨乏力,平均运价为5760元/TEU,同比减少12.0%,拖累企业整体业绩出现下滑。但值得欣慰的是,中海集运国内航线的单箱收入上涨至1747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3%。

  与中国远洋不同的是,在收入下降的同时,中海集运的营运总成本并未出现上升,而是同比下降0.9%至142.4亿元。中海集运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中海集运各项降低经营成本的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其中港口使用费同比基本持平、重空箱装卸费支出同比降低20.5%、箱管费用支出同比降低3%。另一方面,针对燃油成本的高企,中海集运适时进行短期市场集中采购,节约燃油费用支出837万美元。

  虽然采取了若干降本增效的措施,但中海集运的现金流依然出现了较明显的偏紧状况。其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1亿元,同比下降128.04%;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为-28.07亿元,同比下降37%;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为-2.65亿元,同比下降165%。中海集运表示,这是由于之前向银行进行了大量借贷用作船舶建造及码头建设融资,而上半年随着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新借贷款量和融资额不足以支付之前的利息和到期还款所致。

  第三国运输或为捷径

  根据中报,多数集运航企均表示,货运量增长缓慢甚至减少是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但记者发现,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上半年,中国的出口额达到8744.91亿美元,同比增长24.01%;进口额达到828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57%,进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而在货运量方面,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上半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770万TEU,同比增长12.9%。

  为什么会出现外贸交易额和港口吞吐量实现大幅增长,而航企货运量增幅缓慢甚至减少的情况呢?

  大连海事大学港航研究所所长孙光圻认为,“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并没有全部分摊到中国的航运企业。”他表示,以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为例,其货运量与中国下水货物量的占比在10%左右,而马士基等国外船公司的货运量,占到了中国下水货物量的50%以上。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跨国外资企业有较大的话语权,它们对航运企业的服务等综合要求较高,而中国航运企业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大型跨国企业愿意与国外大型船公司合作。另外,中国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船队,分散了运力。因此,虽然今年以来中国港口吞吐量大幅增加,但分摊到各家船公司的增长量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外贸交易额、港口吞吐量与船公司运量数据出现背离的原因。

  其实放眼全球,中国集运航企的业绩也是较差的。全球最大航运企业的马士基航运的集运业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亿美元、达飞轮船实现净利润8.49亿美元、东方海外实现净利润1.75亿美元。这些国际航运巨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虽都出现了下滑,但基本都能保持盈利,在现金流和业绩成长性方面也明显优于中国航企。

  孙光圻表示,自去年三季度宏观调控以来,中国航企业绩连续出现环比下降直至亏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航企过于倚重中国-远洋航线,缺乏第三国运输。中国远洋上半年第三国集装箱运输量为12.44万TEU,仅占全部货运量的3.8%;中海集运第三国集装箱运输量为4.3万TEU,占全部货运量的1.3%。可见这两家航企的主要营收航线均是以国内港口为母港,尚未形成全球化网络。然而,就是这些占比不到4%的第三国运输量,却分别实现了15.6%和34.6%的盈利增幅,其中,中海集运1.3%的第三国货运收入却占到了总收入的7.4%。可见,如果能大力拓展第三国运输,将可为两家航企提供巨大的盈利提升空间。

  在今年的中报中,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也都表现出了对开发第三国运输的重视。中国远洋在中报中表示,中国远洋未来在升级优化干线运力配置的同时,将加大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争取开通远东—南美西线、欧洲—南美东线等第三国运输航线。中海集运则表示,将进一步做好国际代理网络建设,为拓展全球航线覆盖面、提升全球服务做好准备,并持续关注新兴市场及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机遇。此外,中海集运还将强化对海外营销工作的指导和考核,重点提升回程货及第三国之间运输货物的揽取工作,完善海外代理的组织机构和考核制度,促进海外营销团队建设,提升揽货水平。

上一页

本文关键词:集运,运价,运力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