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Many Mega Ports Are Worth Expectation
即便是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也未能阻挡中国“亿吨大港”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据中国港口网数据显示,去年,仍有湖州、湛江、厦门和江阴4个港口跻身亿吨大港之列,中国亿吨大港数量也由16个增至20个。这意味着,属于中国港口的黄金年代并没有过去,而今年的亿吨大港“俱乐部”还将迎来下一批新贵。
港口争搭“亿吨大港车”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打造“亿吨大港”的心在动。在主流大型港口纷纷向“2亿吨”、“3亿吨”超级大港冲刺时,中国二三线港口也踏上了亿吨大港的征程。
众所周知,在中国经济创造奇迹的同时,中国港口也在创造辉煌。早在2006年,中国就作为“港口强国”成为世界上拥有亿吨大港最多的国家,当时共拥有13个亿吨大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深圳港、天津港、秦皇岛港、青岛港、大连港、苏州港、南京港、日照港、南通港、烟台港。
近年来,随着国家港口管理权限的下放,沿海主要港口轰轰烈烈的建设自不必说,二三线港口建设规模也骤然升级,一些地方的港口设施档次远远超出了区域规划和定位。沿江沿海各城市纷纷提出“以港立市”、“国际化大港口”等口号,许多市县级港口出台了宏伟的发展计划,而港口建设的投资动辄以亿元计,不少港口目标直指亿吨大港,并且很多港口都跳出了原有港区束缚积极开发新的地盘。
为应对金融危机,去年,国家11个区域经济振兴规划密集出台,这无疑为港口施展拳脚带来了巨大机遇,因为现代的港口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于是乎,大江南北、华夏东西皆为亿吨大港“狂”。
目前,长江北岸港口亿吨大港争夺已趋于白热化,亿吨大港的建设热潮也从地市级港口转向县市级港口,从长江南岸港口转向长江北岸港口。继2006年张家港港货物吞吐量一举突破亿吨大关,成为全国县域口岸第一个亿吨级大港后,镇江港、温州港、扬州港、靖江港等县市级港口也争相加盟亿吨大港建设行列。
集中在北部湾100千米海岸线上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的3个港口,在去年3月23日三港合一为“广西北部湾港”后,当年货物吞吐量超过9000万吨,距离亿吨大港仅一步之遥。而随着海西效应的升格,这3个港口的亿吨大港梦想将在2013年内照进现实。
再观已经有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3个货物年吞吐量过亿吨大港的山东省,如今,借着国字号“黄三角”的东风,东营港、滨州港、潍坊港和莱州港4个一度默默无闻的小港口也都把“建设亿吨大港”提上了议事日程。
据早期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至少还有7个港口将进入亿吨大港行列。但现实是,2006—2009年中国就已新增亿吨大港数量12个,“十一五”期末亿吨大港的队伍将比预期更加壮大。
数据显示,经济全面陷入衰退的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同比增长8.2%,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去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100万TEU,同比下降6%,为首次出现负增长。而考虑到去年主要生产数据基数较低,今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将明显快于去年,有望达到两位数增长。
可以预见,赢得“天时、地利、人和”,正朝着亿吨大港健步前进的港口,梦想里的花会开得别样得早。
谁是下一个新贵
如果说,去年很多人都在怀疑,金融危机下并不景气的中国港口还会有新的亿吨大港出现吗?那么,现在人们的关注点就是,增长车轮重新转动后,新的亿吨大港会出现几个?
从已铺展开来的港口蓝图看,许多港口将跻身“亿吨大港”的时间表锁定在5年内,有的甚至定格在“今年”。
长三角地区
候选港口: 镇江港
目标时间: 2010年
镇江港是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建设的5个亿吨大港之一,按照目前生产建设情况,今年将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
作为长江地区重要的矿石江海中转港,散杂货运输一直是镇江港主营业务的重中之重。总投资14.11亿人民币的镇江港大港三期工程,于去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使得镇江港在区域性范围内的港口竞争中占据极大优势,港口的散杂货装卸能力从原来的139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以上。
候选港口: 泰州港
目标时间: 2011年
位于江苏中部的泰州港正“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带动生产经营的跨越式发展,全力冲刺亿吨目标,确保至2011年新增万吨级泊位19个、新增码头通过能力3200万吨,力争2011年建成亿吨大港”。
去年,泰州沿江港口码头水工结构建设投资总额6.95亿元人民币,建成9个万吨级泊位,新增货物年通过能力2295万吨。今年,泰州港将新增对外开放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力争9个。
候选港口: 扬州港
目标时间: 2010—2011年
已跻身全国物流百强、江苏对台“点对点”直航12个港口之一的扬州港,如今已具备万吨级码头泊位16个,扬州港5号泊位和江都海昌码头岸线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目前,扬州港正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国际性码头、区域性物流中心,通江达海,以港兴市。
候选港口: 温州港
目标时间: 2011—2015年
伴着新一轮港口发展机遇期,温州港提出了“由河口港向近海深水港跨越;由地区性港口向沿海主枢纽港跨越;由喂给港向干线港跨越”的发展目标。
计划到2012年,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增至2005年的2倍以上,其中集装箱年处理能力达到270万TEU。2011—2015年,温州港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亿吨,跨入亿吨大港的行列。
候选港口: 靖江港
目标时间: 2013年
在南京港、镇江港、江阴港等一批发展相对成熟的港口周围,有一个港口正在也必将改变江苏沿江港口群的格局,它就是靖江港。打造集码头、仓储、加工、交易“四位一体”的资源性港口和现代物流基地,促进临港工业与港口物流共同发展,是靖江港独特的建港、兴港之路。
目前,靖江港资源性港口物流基地已现雏形,预计今年将超过5000万吨;到2013年,靖江港将迈入亿吨大港的行列。
候选港口: 徐州港
目标时间: 2015年
享有“京杭运河第一港”美誉的徐州港,位于江苏沿海东北部古黄三角最凸出岸段,其在能源运输上独树一帜,是全国十大内河枢纽港口之一和全国第四大能源运输港。
目前,徐州港正在建设一个以煤炭、建材运输为主,兼营散货杂货运输,同时满足港口即时交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计划通过吞吐能力扩容升级和沿河码头优化整合两大举措,力争在2015年实现每年1亿吨的吞吐能力,2020年达到1.3亿吨、2030年达到1.5亿吨。
东南地区
候选港口: 汕头港
目标时间: 2011—2015年
按照广东省把汕头市建设成粤东中心城市的规划要求,汕头港目前正全力打造现代化东南沿海亿吨大港。
全港重点在8大港区建设16个万吨级泊位,及85个500吨级以上的泊位,计划10年左右货物吞吐能力达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800万TEU。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预计今年将达到3100万吨、同比增长10.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2万TEU,同比增长13.9%。
环渤海地区
候选港口: 黄骅港
目标时间: 2010年
在华北港口区中,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的黄骅港8月1日开港通航后,将“变身”为综合大港,首期将建成10万吨级通用杂货泊位4个。
按照规划,预测港口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8亿吨、3.65亿吨和4.45亿吨。按目前形势发展,散杂货量将大大超过预测,潜力巨大。仅在去年,该港口货物吞吐量在8000万吨,今年目标定在8600万吨,若加上8月初竣工后的杂货10万吨级4个泊位的吞吐量,黄骅港仅仅在开港初期就已轻易地接近1亿吨的货物吞吐量。
候选港口: 丹东港
目标时间: 2010—2011年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背依东北、南临黄海、扼守在辽东半岛东部的丹东港第二次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按照丹东港的既定规划,今年,丹东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吨;2015年将达到1.5亿吨。
当前,丹东港正全力推进超大型港池和大型专业泊位建设,力争近年建成大型泊位80个,实现超亿吨港口目标。
北部湾地区
候选港口: 防城港港
目标时间: 2011年
对于没有出海口的西部地区来说,防城港港是离他们最近的出海口。近年来,防城港港在连接西部地区和东盟国家间的桥梁作用越来越明显。去年防城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00.35万吨。
从现在起至2025年,防城港市将斥1000亿元人民币强力打造国际枢纽大港。到201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力争超过1亿吨;到2015年,超过2亿吨;到2025年,达到5亿吨。在此基础上,再经过若干年努力,尽快建成超10亿吨大港,夯实国际枢纽大港地位。
候选港口: 钦州港
目标时间: 2012年
从1000万吨翻番到2000万吨,位于广西沿海地区中心位置、西南主要出海通道中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钦州港,只用了2年时间。去年,钦州港货物吞吐量达2013.5万吨,同比增长33.6%。增速在北部湾3港中名列第一,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79%。
围绕建成南方大港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钦州港已建成码头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000多万吨,20个重大项目近日集中开工。根据最新规划,到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力争超过1亿吨。
候选港口: 北海港
目标时间: 2013年
北海港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港口之一,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以港口装卸为主的、集商贸旅游业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去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14.85万吨。
为谋划亿吨大港,北海港拟建设石步岭作业区三期工程,新建深水泊位3个,合计货物通过能力为 330万吨,设计货物吞吐能力扩展到504万吨,同比增长40%。据规划,到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超过1亿吨。
海峡西岸地区
候选港口: 泉州港
目标时间: 2010年
泉州港有望继厦门港之后成为福建省内第二个亿吨大港。随着泉三南惠支线的建成通车,泉州港通往福建中部和内陆地区的交通将更加便捷,泉州港的经济腹地将更为广阔。厦门、泉州等港口正积极联系内陆地区,计划在当地建设“无水港”,有望吸引更多的内陆企业选择福建开展港口运输。
预测泉州港今年的货物吞吐量为1.09亿吨,集装箱为200万TEU;至2020年货物吞吐量为2.35亿吨,集装箱为800万TEU;至2030年货物吞吐量为3.6亿吨,集装箱为1200万TEU。
候选港口: 福州港
目标时间: 2012年
“对台直航”是福州港发展的一大优势。根据福建省推进港口体制一体化、做大做强海峡西岸港口群的部署,当前“整合优化福州和宁德港”已提上日程,争取尽快挂牌成立新的福州港口管理局,这是对福州港迈向亿吨大港的有力推动。
新的福州港将整合优化现有的福州港和宁德港,涵盖三都澳、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北岸等主要港湾的8个港区,努力将福州港发展成为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争取到2012年实现货物吞吐量超亿吨的发展目标。
候选港口: 高栏港
目标时间: 2012年
今年是高栏港高栏港区加快成为珠海新一轮大发展增长极和发动机的重要之年,目前港区在建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257亿元人民币,筹建的产业项目投资数额为815亿元人民币。
去年,高栏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829万吨,同比增长13%,几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栏港2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已于去年建成投入运营,一批深水码头项目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将在3年内建成,届时,高栏港货物吞吐能力将超过1亿吨。
皖江城市带
候选港口: 芜湖港
目标时间: 2010年
安徽省没有亿吨大港的历史有望在2010年结束。芜湖港位于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地区的结合部,是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也是安徽省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物资流通枢纽港。
目前芜湖港和马鞍山港的港口整合规划正在设计中。去年,芜湖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马鞍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如果芜湖港和马鞍山港组合,能使芜马组合港在今年末成为亿吨大港,这也是内陆地区的首个亿吨大港。
黄三角地区
候选港口: 东营港
目标时间: 2020年
作为国家黄三角开发战略中的核心港口,东营港是山东省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节点,是黄三角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未来的东营港将通过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逐步发展成为集大型散货、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综合性港口。规划到2020 年建成生产性泊位44个,预计到 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5000 万吨;到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
候选港口: 潍坊港
目标时间: 2020年
始建于1996年的潍坊港,去年7月28日开始成为山东省“十一五”期间实现对外开放的唯一海港口岸,正式对外通航。
目前,潍坊港列入开放范围的泊位有7个,正在建设的3个万吨级和3个2万吨级的通用泊位将于今年投入使用,2个2万吨级散货泊位明年开工建设。按照潍坊港发展规划,到2015年,潍坊港货物吞吐能力将突破5000万吨,到2020年货物吞吐能力实现过亿吨。
候选港口: 莱州港
目标时间: 2030年
莱州港是黄三角区域海岸线上建设深水码头条件最好、成本最低的港口,也是目前黄三角区域内规模最大、且唯一拥有5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港口。
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莱州港由于规模不大,近几年来对内陆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加大,经济腹地已经扩展到黄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山东省。规划预测,莱州港货物总吞吐量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分别为2800万吨、4570万吨和1亿吨。
候选港口: 滨州港
目标时间: 2020年以后
从2005年开始拉开建设序幕的滨州港也有自己的亿吨梦想。作为山东省最西部的港口,滨州港是山东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口岸,也是济南都市圈最便捷的出海口。目前滨州港已形成套尔河、大口河和海港深水港区,建成投用500~3000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18个,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325万吨。
根据《滨州港总体规划》,至2020年,将建成2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形成6000万吨以上货物吞吐能力,实现区域性综合港口的建设目标。
“准亿吨大港”晋级以后
在中国这片成长氛围极其浓厚的肥沃土壤里,待到上述港口均印上“亿吨大港”标签时,又会滋生出怎样一个全新的港口强国、航运强国、经济强国呢?
在长三角,这个集中了20多个港口、诞生了世界第一大货运港、第二大集装箱港(上海港)和第八大集装箱港(宁波-舟山港)的地方,构成了中国最为发达的港口群,每个港口几乎都在努力抢占自己的腹地空间,港口间的竞争陷入白热化。从记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区域存有亿吨大港鸿鹄之志的港口主要集中在长江北岸江浙地区。
统计显示,随着去年江阴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江苏省亿吨大港总数位居全国首位。不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却一直都是江苏省的“弱势”,去年江苏省部分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总量与上海等航运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旦长江北岸各港口亿吨大港的梦想成真,不仅让江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直线飙升有了足够的底气,还将一举成为长江流域最具活力和效率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之一,而以浙江、江苏的江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将大大提速。
按照福建省规划目标,到2012年,福建沿海3大港口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后,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将超过4亿吨,到2015年超过5亿吨,一个拥有2个2亿吨大港,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海西港口群将跃然而出。而福建的港口将更为便捷地为内陆省份所用,福建的沿海将变为中西部内陆诸省的沿海,整个海西板块都将被充分激活。
中国西部沿海经济发展的龙头广西北部湾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集装箱、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石、硫磷、非金属矿石、煤炭、液体化工、粮食、油气等码头为主的港口生产结构布局和港口物流体系布局。按照计划,3年内3个亿吨大港崛起后,广西北部湾港将一跃变身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为蓬勃发展的西部沿海经济不断提供澎湃动力。
展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环渤海岸线西部由河北港口和天津港共同组成了津冀港口群。近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成为两地合作发展的共识。河北港口在积极支持天津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正在加快实施港口转型,促使港口由同向竞争向协调发展转变。
去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一举突破亿吨,打破了河北港口“一港独大”的发展现状。如果多功能综合港口黄骅港在今年也能顺利闯过亿吨大关,将使河北港口从“一港独大”向“三足鼎立”的理想布局提前到来,促使津冀沿海港口群的布局更趋均衡,从而拉动河北沿海隆起带的形成,带动津冀及中西部腹地经济发展。
皖江城市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沸点,区域内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近区域。若安徽省第一大综合性枢纽港口芜湖港建成内河亿吨大港,将实现与长三角水路和铁路的无缝对接,形成长江宁汉间航运枢纽,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则更加突出,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也更加凸显。
因此,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二三线港口的亿吨崛起是必然趋势。它们的腾飞,除在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链”之外,范围也已经延伸到东北及西南地区,中国五大港口群“多极”共同发展的局面即将形成。不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港口群优势,在服务国家三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如何发展和壮大自己,已经不能仅仅看作是“准亿吨大港”们所面临的发展问题,这大概是要放到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的整体版图中加以仔细考量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