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交所数据显示,标杆航线秦皇岛到上海的煤炭运价10月27日已经飙升至80元,较9月份上涨近八成,较8月中旬更是上涨了167%。而此前国家加大了高耗能企业产能限制力度,市场普遍预测煤炭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对于此次运价的意外回暖,航运业资深人士陈弋认为,用煤企业对煤炭需求预期的改变,以及提前储存是此次运价暴涨的主要原因。
多变的运价
业内人士介绍,起于十月的这场爆发性的反弹之前,沿海航运价格已经历了两轮行情。首先是今年盛夏季节,煤炭需求出现了少有的旺季不旺现象,沿海煤炭运价几乎进入年内最低水平。8月上旬沿海运价跌至历史低点,秦皇岛到上海煤炭运价仅30元/吨,与金融危机最低水平相当,各航运公司入不敷出,市场曾经呈现出极度低迷的态势。
随后的8月下旬,由于台风接连而来造成运力的部分损耗,沿海运价开始走出低谷逐渐回暖。至9月底,秦皇岛到上海的煤炭运价已恢复到45元/吨,重新回到正常的区域。8月未又碰到“减排”风暴,国家加大了高耗能企业产能限制力度,市场普遍预测煤炭需求将进一步萎缩。正当人们对后势失去信心时,市场却意外出现回暖,“十一”后更是达到疯狂。
上海航交所数据显示,标杆航线秦皇岛到上海的煤炭运价从7月份底的30元/吨飙升到10月未的80元/吨,上涨了167%,上涨速度绝对超过煤炭、食糖、棉花、苹果等热门品种涨幅。大家开始迷惘,是人们误判了形势?还是市场走错了方向?
电厂预期改变是主因
据介绍,以往电厂冬季储煤一般在11月才启动,最早不过在10月未之前。但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电厂提前布局,来势较猛。沿海运价在不到两个月内市场波动如此剧烈,近年来并不多见。
一个不容忽视的外部环境是,9月份美国提出了宽松量化货币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美元指数一路走低。日本推出“零利率”,货币战争一触即发。全球流动性泛滥,避险资金涌向全球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均创出金融危机来新高。陈弋认为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祟下,电厂煤炭需求预期改变。
与此同时,“千年极寒”之说、以及10月份冷空气的提前到来,无疑对当前的煤炭市场火上加油。在寒冬、煤价上升等预期下,电厂运煤储煤热情空前高涨。
而此时又恰逢恶劣天气增多,北方装煤港遇大风大雾接而连三封港,影响船舶装卸。中国最大的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锚地等候船舶最多达225艘、约730万吨运力,相当于沿海散货船规模的四分之一。南方强台风导致大量船舶避风停航,航行受阻,运力损耗严重。周转放慢导致运力顿时紧张,运价扶摇直上。
陈弋认为,此轮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用煤企业对煤炭需求的周期性和气候造成的破坏性认识不足,忽略了提高库存的重要性,受到了市场的惩罚。
进入9月,“迎峰度夏”逐渐进入尾声,煤价运价均处于较低水平,是补库储煤的最佳时机,但是由于当时正处“限电限产”“减排”大环境下,部分用煤企业对煤炭需求下降预期较强,电厂补库储煤意愿普遍不太积极。数据显示,9月份沿海内贸煤炭下水量环比下降了近300万吨,说明当月库存并没有增加,有的甚至还要求下属电厂减库存。为此,库存不充裕、受恶劣天气运输受阻,是促成本轮运价急升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