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南中国海地区海盗攻击呈现快速上升势头
www.jctrans.com 2009-12-28 11:38:00 东方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日前发表文章称,亚洲各国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大在公海及沿海地区的反海盗力度。自今年1月以来,南中国海已有10起海盗攻击事件发生,上年同时期则为0起。如果当局无法控制这些偏远地区,那么海盗就将继续会活跃下去。 文章指出,2005年至2008年间的海上及空中巡逻有利于打击从公海到新加坡沿海地的海盗行动,但亚洲反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区域合作协定组织最近出台的一份报告却显示,新加坡沿海地区的海盗事件已经达到了五年内的最高点,超过了2005年的记录。 文章指出,目前亚太地区存在三个海盗事件频发区,分别为南中国海阿南巴斯群岛附近海域、印尼巴淡岛西北海域以及民丹岛西北部海域。在这种情况下,堪称当地区海盗“运动场”的廖内群岛就值得研究了。而且,这种研究或许可以为制定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政策提供线索。 通常,有关打击海盗所需技术及行动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个:利用哪种巡逻船打击海盗?利用哪种装备?直升机?私营安全公司或反恐特警队?不过,现在人们是时候探索其他几个新问题的答案了:海盗为何甘愿以身犯险?海盗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些更广阔的问题通常是由那些分享真知灼见的社会学家提出的。 这些社会学家可以提供其在那些罕被注意的问题的观点,例如海盗背后的经济因素(危机、资源匮乏,污染);地理因素(被忽视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具体状况、缺少基础设施等都可催生‘海上游击队’的出现);迁移因素(人口过剩、失业、缺少依托感)以及政治环境,这些因素既包括国家级别(不稳定)的,也包括地区级别的(贪污,自治政策)。 打击海盗的长期政策也需要考虑一些新办法。2005年至2008年间,印度尼西亚亚齐省及廖内群岛省地方政府为打击海盗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其效果可比肩2004年当地国家确立的海上巡逻。打击海盗的胜利取决于沿海地区省份阻止年轻人成为海盗的能力。例如,据印尼巴丹工业发展局称,巴丹岛吸引国外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2003年创造工作岗位688个,2008年创造工作岗位1015个。岛上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2008年,巴丹岛每秒可生产2343升饮用水,与五年前的1760升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 索马里的情况较为复杂。不过,世界各国在那里打击海盗的侧重点也是犯罪预防、压制及教育。这就要求各国不但要在那里部署士兵,还要部署文职人员。国际社会应该帮助当地政府处理海盗重新融入社会(通过经济及城市措施)、改善法律体系的效力(法院,监狱)以及打击资助海盗及海盗相关活动。印尼采用了这种“陆上方法”——该方法是联合国为索马里提出的意见,2009年4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布鲁塞尔参加一次有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会议时,也提到了这种打击海盗的战略。 对海盗进行实地研究可能还有助于在短期内抑制海盗的行动。巴丹岛上那些曾当过海盗的印尼人称,他们希望找机会重返大海:现在,他们在岛上做着日薪6美元左右的合法工作。然而,在海盗的时候,他们每成功出击一次,就能够从头目那里拿到1.3万至2万报酬。亚洲反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区域合作协定组织提供的数据证实了这种忧虑:务工人员汇回家的金额从2007年1900亿卢比减少至2008年1130亿卢比。去年10月,1000多名务工人员进行示威游行,抱怨收入的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Mr. K。”在曾号称“海盗中心”的Belakang Padang岛重组了一个新的海盗团伙。他最近率领同伙在刁曼岛附近袭击了一艘木质船舶。今天,“Mr. K”团伙内的一些成员仍在那里。他们并不是这里唯一的海盗。上个月,十年前曾在这里组建过一个海盗团伙的“D”重新返回了Belakang Padang岛。 未来,就算印尼当局在廖内群岛修建更多的基础设施,海盗也会迁往更偏远的地区。例如,众所周知,海盗最近在南中国海Mangkai岛附近的Keramut落脚。当地居民证实称,这些海盗来自南苏门答腊省的巴邻旁市。国际海事局上个月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地区仍然是“海盗的天堂”。自今年 1月以来,南中国海已有10起海盗攻击事件发生,上年同时期则为0起。索马里也同现的同样的情况:海盗迁移到了位于印度洋的荒芜的法国岛屿。如果当局无法控制这些偏远地区,那么海盗就将继续会活跃下去。 最后,文章称,绝对不能仅把海盗出现的原因仅归结于商业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其出现的原因之一。解决海盗问题的“战略重心”应该从海上转移到陆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海上问题能够为国家提供一个巩固其在沿海“灰色地带”存在的机会。他们或许可借此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支持其在沿海地区的行动:国际特遣部队、区域性组织,甚至是私人安全公司。一直以来,印尼都在设法有效解决由海盗带来的安全挑战。现在,其应该将打击海盗的范围扩展到偏远地区的岛屿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