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集运市场呈现多种新常态(附图)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5-12 13:43:00 航运交易公报

导读:去年集运市场经营状况总体走强,7家主要集运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全面上扬。与此同时,集运市场出现船舶大型化、运力回升动力不足等新常态。

  夏春晖

  去年集运市场经营状况总体走强,7家主要集运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全面上扬。与此同时,集运市场出现船舶大型化、运力回升动力不足等新常态。

  相比2013年的低迷窘境,去年集运市场可谓“喜大普奔”,主因是受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集运市场需求步伐加快。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相关数据,去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增速约为6.1%,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远东—欧洲、泛太平洋航线运输需求复苏势头稳健,集装箱运量均达到2240万TEU,同比分别增长5.7%、3.2%。此外,体量较大的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量至少达到4810万TEU,增速为7.7%,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运输需求直接成为集运企业业绩上升的动力。

  营业收入普涨

  去年,中国远洋(601919.SH)集运及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7.43亿元,同比提高12.24%;营业成本为445.36亿元,同比增长3.63%;毛利率为6.72%,同比增长7.76%。实现集装箱货运量943.75万TEU,同比增长8.5%;实现平均单箱收入4558元,同比上升1.7%

  去年,中海集运(601866.SH)集运营业收入为319.27亿元,同比上升4.7%;营业成本为308.08亿元,同比下降6.8%;毛利率为3.5%,同比增长11.9%。分航线看,欧地航线与亚太航线运输情况优于太平洋航线与国内航线。欧地航线实现营业收入89.22亿元,同比上涨13.84%;亚太航线实现营业收入67.78亿元,同比增长15.92%;太平洋航线实现营业收入93.67亿 元,同比下跌4.88%;国内航线实现营业收入57.72亿元,同比下跌7.11%。

  去年,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集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07亿美元,同比上涨3.5%。从分航线的收入情况看,东向航线需求增长较预期理想。太平洋航线实现收入19.73亿美元,同比上升2.7%;亚欧航线货运需求量超运力增幅,实现收入11.73亿美元,同比上升14.3%;大西洋航线货运需求量反弹,实现收入6亿美元,同比上升2.4%;亚洲区内及澳亚航线受其它长途航线船舶涌入以及亚洲市场需求放缓等方面的影响,增幅相对疲软,收入仅上升0.7%。

  去年,海丰国际(01308.HK)集运业务实现收入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9%;实现毛利5829万美元,同比增长25%。

  另外3家于台湾地区上市的集运企业,去年业绩表现同样良好。

  万海航运(2615.TW)集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69.74亿新台币,同比上升12.2%;实现净利润52.5亿新台币,同比上升146.59%。

  长荣海运(2603.TW)集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4.84亿新台币, 同比上涨3.16%。具体到分航线上,美洲线为516.69亿新台币,同比上涨39%;欧洲线为317.96亿新台币,同比上涨24%;亚洲线为291.46亿新台币,同比上涨22%。

  阳明海运(2609.TW)集运业务收入合计为1277.73亿新台币,同比上涨7.49%;部门亏损8.09亿新台币,亏损额减少79.55亿新台币。

  “喜大普奔”的情况基本延续至今年一季报。中国远洋营业收入为148.35亿元,同比增长4.41%,其中集运业务货运量为234.46万TEU,同比增长12.8%。中海集运营业收入为77.59亿元,同比下降9.42%;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大幅提高305.58%。海丰国际货运总量达到50.07万TEU,同比增长6.3%;营业收入为3.14万美元,同比减少1.8%;毛利为4990万美元,同比增加34.5%;毛利率同比增长15.9%,利润同比提高72.9%。

  相比之下,东方海外国际一季报略微逊色,一季度货运量同比下跌2.5%,总收入为13.43亿美元,同比减少3.2%,运力同比减少1.6%,每TEU整体平均收入同比下跌0.7%。分航线看,太平洋航线、亚欧航线、大西洋航线和亚洲区内/澳亚航线总收入同比分别下跌2.2%、1.9%、4.8%和4.4%。

  新造船跟风“大型化”

  根据克拉克森2月份预测,今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将同比增长6.7%,集装箱船运力供给将同比增长5.8%,其中1.2万TEU以上型船新增运力将达到历史最高点,约70.4万TEU,同比增长约11%,集运市场供需矛盾依然严峻。7家上市集运企业中,多数有新船下水以及新造船订单,同时新船大型化也成为新常态。

  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球集装箱船运力规模达1821.0万TEU,同比增长6.4%。其中大型及超大型船舶运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8000~1.2万TEU型船运力规模达408.9万TEU;1.2万TEU及以上型船运力规模达267.6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5.4%和30.1%。8000TEU以上型船占集装箱船舶总运力规模的比重亦由2013年的32.7%显著上升至37.1%。

  根据去年年报,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国远洋自营船队中8000TEU以上型船运力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2%。

  中海集运去年接收8艘1万TEU型船及两艘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91万TEU型船。中海集运船队规模达158艘,整体运载能力达到72.7万TEU,同比增长19%。

  东方海外国际去年从韩国三星重工集团巨济船坞接收两艘1.32万TEU型船,两艘船运载力为东方海外国际集装箱船队之最。今年东方海外国际还将从沪东中华造船厂接获4艘8888TEU型船。由于接获新船,东方海外国际运载力自2013年年底的49.61万TEU上升至去年年底的52.97万TEU,营运船舶数也从2013年的94艘增至去年的98艘。

  海丰国际去年扩充船队规模,获得两艘新船,经营数量(包括自营与租入)达到67艘,同比上升10%。

  万海航运董事长陈柏廷表示,万海航运目前正在研究建造6艘1.8万TEU型船,将选用最新节能船。

  阳明海运制定租入15艘1.4万TEU型船计划以进一步升级船队, 4月16日其首艘万箱船已从高雄港首航。阳明海运董事长卢峯海5月份表示,由于最新引进的1.4万TEU型船营运效率佳,阳明海运待首批15艘船明年全部交付完毕后,打算再追加订造5艘万箱船,并表示有意订造11艘1.8万TEU型船。

  在台湾上市的3家集运企业中,长荣海运在提高运力与布局集装箱船大型化方面最为积极。去年年底,长荣海运通过新造船包租合同,将6艘1.8万TEU及以上型船纳入自有船队或其所属的CKYHE船队上。4月份,长荣海运计划最多投资7亿美元进行3000TEU型支线船系列订造项目,据悉每艘船造价为3500万美元,长荣海运正在寻找2016—2017年较早的交付档期。

  需要指出的是,大船运力正进一步向太平洋航线倾斜。2月份,太平洋航线万箱以上大船运力同比激增286%,带动该航线总运力同比增长25%。同时,集运市场船舶大型化带来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显现,或将延长市场运价低谷持续时间。

  运价回升动力不足

  尽管集装箱海运需求增长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但船队运力增长速度更快,供大于求的总基调依旧。一方面,运力拆解仍集中在1000~3000TEU型船上,对东西向主干航线运力改善的影响不大。据克拉克森统计,今年太平洋航线、亚欧航线、大西洋航线运输需求将分别增长5.4%、6.7%、4.5%,均小于运力规模增长速度,其中亚欧、太平洋航线需求增速更是远小于8000TEU以上型船运力增速。

  根据中国远洋去年年报,受两大因素影响,去年其运价始终在低位徘徊,低成本竞争态势还将持续,其一是各主要集运企业固有的成本差异以及经营策略、货源结构上的差异将长期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供给方恢复运价的能力下降;其二便是船舶大型化。

  根据中海集运去年年报,去年其外贸航线平均运费为5228元/TEU,同比增长约1.1%,内贸航线平均运费为1824元/TEU,同比增长3.3%,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弹性并不大。

  一季度,集运市场尤其是亚欧航线运价创7年新低,运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即各集运企业布局大型船,令亚欧航线运力增长近10%,进而使运价面临下行压力。预计至年底,已有的21条航线中将有18条投放超过1.2万TEU型船,而各大集运企业纷纷投放1.38万~1.9万TEU型船以替代现有的8000~1万TEU型船。

  船舶大型化造成运价提升疲软的新常态,尽管油价下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集运企业的成本压力,但新常态仍给集运市场带来持续的压力。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